“人才+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成立!“深圳人才日”大鹏新区系列活动启航

南方+ 记者

发布新版“鹏程计划”人才政策

成立大鹏新区“人才+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

揭牌投用一站式人才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大鹏新区人才企业服务中心(人力资源产业园)

……

11月3日,第六个“深圳人才日”大鹏新区系列活动在坝光片区举行。活动采用“1+3+N”形式展开,即1个主场活动+3个分会场+N个各部门系列活动,集政策宣讲、产业发展、项目路演、人才交流与服务于一体,聚力打造人才资源集聚中心,加快驱动新区产业创新发展。

深圳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市人才工作局局长邓晓俊,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刘广阳,新区领导王继良、吴波、冀小平出席活动。

无图说

“大鹏是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森林覆盖率达到77.6%;在这里能感受到人文厚重之美,传统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交相辉映;在这里能感受到现代发展之美,生物医药、海洋、现代农业食品、细胞与基因、高端文旅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刘广阳表示,大鹏将围绕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标杆,树立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才产融合的理念,深入实施新一版鹏程计划,让尊重人才、关心人才、哺育人才、成就人才在大鹏新区蔚然成风。

联盟设五领域专业委员会 院士做召集人

在新区坝光国际生物谷展厅开展的主场活动中,大鹏新区“人才+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正式成立。

新区组织人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联盟聚焦新区重点产业发展领域,采取“院士指导、企业带队、协会加盟”的形式,形成“专业委员会-召集人-常设联络单位”的组织架构,通过整合人才、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资源,推动新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取得新进展。

无图说

联盟下设“生物医药专业委员会、海洋科技专业委员会、现代农业与食品专业委员会、能源专业委员会、高端文旅专业委员会”等5个专业委员会,每个委员会由新区相关重点企业或机构担任常设联络单位,并邀请相关行业院士专家、顶尖人才作为召集人。

其中,“生物医药专业委员会”召集人为美国微生物学院院士、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应用方向)和德国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张友明(科研方向)。

“能源专业委员会”召集人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深圳技术大学聚龙学院院长刘清侠(科研方向)和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应用方向)。

“海洋科技专业委员会”召集人为欧洲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深圳海洋大学筹建具体负责人林间;“现代农业与食品专业委员会”召集人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高级学术顾问、清华大学教授谢道昕,“高端文旅专业委员会”召集人则为万科酒店度假事业部首席发展官刘俊。

新版“鹏程计划”人才政策呈四大亮点

活动现场发布了新版“鹏程计划”人才政策,围绕四大亮点集中发力,为人才在新区发展提供精准的政策指引。

一是“产才融合促精准”。政策聚焦生物医药、高端文旅、种业创新、海洋科技、清洁能源五大新区重点发展领域,对项目和人才精准奖励,赋能“人才+产业”融合发展。对国家、省、市重点人才工程团队的创新项目,最高奖励1000万元;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创新载体,最高奖励500万元;对生物药物研发进行全周期奖励,每个新药累计奖励可达650万元;重大文旅项目按投资额,最高奖励100万元;创新设立种业、海洋、新能源人才技术攻关成果奖励,最高可奖50万元。

二是“同行评价更科学”。分领域分行业设置人才评价标准,以人才评价人才、以专家评审专家。在科技领域,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支持用人单位自主评聘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并给予最高180万元岗位奖励。在社会事业领域,加大新区发展紧缺人才支持力度,以能力、贡献论英雄,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高层次人才最高奖励300万元。

无图说

三是“以才引才新突破”。全新升级“引才伯乐奖”,对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或团队的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机构、风险投资机构或行业协会,给予最高50万元引才奖励。创新支持全科医学人才规培基地建设,给予基地50万元建设奖励,基地每为新区培养引进1名全科医学人才,即可获奖5万元。

四是“人才服务更暖心”。发挥保障性住房充足优势,保持人才安居“即来即配”。“十四五”期间将继续建成5000套“海景房”“山景房”等保障性住房,可为符合条件的新毕业人才提供3个月的免租金过渡住房,解决“新大鹏人”的“燃眉之急”。推出集教育、医疗、研修、交通出行、文体休闲等人才服务项目为一体的“大鹏英才卡”,为人才带来服务内容“一卡通办”实际便利。

人才企业服务中心(人力资源产业园)揭牌投用

会上,一站式人才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大鹏新区人才企业服务中心(人力资源产业园)也揭牌投用,并与首批入驻机构、创新创业团队进行意向签约。

无图说

服务中心定位为新区“人才引领创新发展示范空间”和“人才产业深度融合基地”,重点打造“人才服务+企业服务+招商引资+创新创业”的综合平台,将为人才提供一站式高端服务、创业支持服务、产业落地前站服务,持续优化新区人才、企业发展环境,为人才、企业发展赋能。

分会场则在乐土沃森生命科技中心开展,以圆桌论坛的形式聚焦新区重点产业中的生物医药、高端文旅两大产业,围绕新区产业发展新视野进行深入探讨;举办深港创新创业项目路演会,促进深港优质项目交流,加速深港优质项目集聚,推动深港项目融合发展。

无图说

其中,路演会邀请新区创新创业大赛取得优秀成绩的团队、意向落户新区的港澳创业团队参与路演,同时邀请投资人深圳天使母基金基金经理郭雨晴、鸿和资本董事长王宏羽先生、浙邦投资董事长戴勇军先生、Hong Kong X基金基金经理谭金庆先生共同参与,搭建项目投融资对接平台,推动深港项目融合互通,促进项目落地发展。

据悉,后续大鹏新区还将以“人才日”为契机,举办各类人才活动,为人才发展助力,为新区发展护航。

【院士声音】

无图说

卢洪洲:深圳是梦想之都,希望在深圳这片土地上,生物治疗领域能够实现新的突破。人才不仅要引进,更要自己培养,相信未来大鹏一定能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队伍,为大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为在国际上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鹏新区。

无图说

刘清侠:随着深圳海洋博物馆、海洋大学、海洋科考中心等重大项目落户大鹏新区,将进一步推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建设。希望未来能助力大鹏新区海洋资源的利用与海洋产业的发展,培育未来产业能发展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全球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向往集聚地。

无图说

林间: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结合深圳的未来发展方向,我们要在深圳,在大鹏新区做具有颠覆性和革命性的技术,坚持原创的科学思想,将美丽的大鹏建设成全世界最强的海洋中心、科学中心。

无图说

张友明:在不断探索绿色高端发展道路上,生物医药产业正在大鹏新区加速发展。本人重点研究合成生物学领域,相信通过探索建设合成生物学研发基地与产业创新中心,能够进一步推动大鹏新区探索绿色高端发展道路的进程,推动合成生物学在大鹏新区的创新应用。

无图说

谢道昕:大鹏新区作为深圳生态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发展现代农业,创始绿色食品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相信在大鹏新区“人才+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的成立以及坐落在此地的中国农科深圳基因组加持下,大鹏新区乃至深圳的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记者】张玮

编辑 王玮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