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粤台农人共同体活动在肇庆四会市举办。会上,石狗镇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研究实践所(下称“研实所”)、下布村研实所正式揭牌成立。至此,广东全省共建有13个研实所。
下布村研实所正式揭牌成立。
这是珠三角城市首次开展研实所建设工作,标志着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已由粤东西北地区辐射至粤港澳大湾区城市。
石狗镇研实所是以台商陈明星于2004年创立的卉林花卉公司为平台所建设。兰花种植面积从60亩扩张到如今的300亩,年产值从300万元跃升至3000万元……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陈明星无偿将来自家乡的兰花种植传授给当地村民,累计带动农户数量500户,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接下来,石狗镇研实所将开展分享沙龙、兰花专业技术交流培训以及交流论坛等活动,不断加强两岸农民农业技术交流,进一步壮大“兰花经济”集聚效应,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有机融入“台湾元素”。
研实所基地内的台湾特色农作物。
下布村研实所则是广东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过程中首个由台农与广东“新农人”共同领办的研实所。出生并成长于屏东县的台农黄基德多年前便移居广东,发展农业,今年初正式开始着手创建研实所。他介绍,下布村研实所旨在打造集种苗和技术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将重点培育花木、中草药以及台湾水果三类农产品。
决明子、人参何首乌、黄金百香果……如今,研实基地里已经栽种超百种来自台湾的优良品种,黄基德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分享自己的农业经验,对有需求的农民进行技术指导,把握研实所“小窗口大交流、小平台大服务、小基地大联动”的角色定位,并发挥好其作用。
研实所基地内的台湾特色农作物。
活动期间,两岸专家学者、台农代表以及汕尾、湛江、茂名、肇庆、清远等村支部书记代表、驻镇帮扶工作队代表等,围绕“会讲(两岸基层同胞求新求变求融合的心声与故事)、会做(现场示范体验)、会教(农文旅技术传承)、会传(传播两岸农民合作社理念模式)”之“四会”主轴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交流会上,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翟留栓表示,台湾有先进的农作物品种以及丰富的农会组织经历,能够给大陆的农业合作社带来崭新活力,帮助有农业梦想和投资能力的新农人提升发展能力。在他看来,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能够有效让两岸农民走得更近,为乡村发展带来新活力。
据了解,2018年以来,广东省政府台办会同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率先在全国推动创建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打造两岸基层和民间交流新平台,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目前,粤北清远、粤西湛江、粤东汕尾的三个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已相继揭牌成立。
【记者】钱明雅
【通讯员】粤台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