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南探索磨刀山遗址的“活化”之路,传承南江文化

南方+ 记者

“广东最早何时有人类开始繁衍生息?”走进磨刀山遗址展示馆,展厅内陈列的形状各异的石器、远古人类生活的场景、磨刀山全景地图等,仿佛让人穿越到了旧石器时代。

连日来,郁南县河口镇的干部群众纷纷来到这里参观。“一想到60万至80万年前就已经有古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我就深受震撼。希望有更多的人来这里参观旅游,将南江文化发扬光大。”郁南县河口镇和都村村民说。

南江文化是云浮的“三大文化”之一,磨刀山遗址更是南江文化中璀璨的瑰宝。为了守住文化根脉,传承南江文化,近期郁南县成立了5个工作专班,致力推动磨刀山遗址等南江文化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磨刀山遗址公园一期已基本建设完成,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吸引周边县市区及两广游客超5万人次。”郁南县河口镇和都村党总支部书记张天明说。

目前,郁南县正全力打造“寻根岭南祖地”旅游品牌,创建具备科研、教育、游憩功能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营建“磨刀山古人文化+”为核心的项目主题IP体系。

“在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指导下,我们优先保护文物,再考虑遗址参观的舒适性。目前遗址的本体保护已经完成,下一步主要是做好标识展示工程,铺设路面和修建栈道,并按照要求加大力度对周边进行保护。”磨刀山遗址施工现场技术人员刘育焕说。

云浮市郁南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谢灿成表示,要增强文化自信,加大磨刀山遗址考古研究和保护力度,着力推动南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传承,着力推进文物活化利用,充分发挥文物承载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时代价值。

据了解,磨刀山遗址发现于2013年,是广东省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古文化遗存,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科研价值、文化价值。磨刀山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古人类在南江流域活动聚集地的神秘面纱,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磨刀山遗址还荣获了“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先后被公布为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王谢思齐

【通讯员】叶锦生


编辑 李婉芬
校对 陈大钻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