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建设“无废城市”,是“美丽肇庆”建设的必由之路。今年4月,肇庆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如今,肇庆正积极构建以“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为重点的“无废肇庆”建设综合管理体系。今起,“绿色肇庆”政务新媒体开设“争创‘无废城市’”专栏,分别从绿色工业、绿色生活、绿色农业、绿色建筑等方面,分享肇庆在“无废城市”建设中涌现出的创新经验和做法。
△2021年12月,鼎湖区水产产业园入选2021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图源 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3月,观星(肇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渔业养殖基地正式落户鼎湖区沙浦镇,总投资达1.2亿元。地处三角洲地区的沙浦镇,江流、河涌阡陌纵横,塱塘、水洼密布,是养鱼的好地方。为了打造高水平、现代化农业产业基地,观星农业应用“集装箱+生态池塘”尾水处理技术模式,投资打造大型集装箱式绿色渔业养殖基地。
△鼎湖区观星(肇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渔业养殖基地。图源 鼎湖发布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这个以集装箱循环水养殖系统为核心的数字化、标准化“绿色立体循环渔业”示范基地展现出它完整的面貌。以“集装箱+生态池塘”的组合养殖系统,具有养殖生产与尾水处理双高效的优势,体现了“分区养殖、异位处理”的技术特色,养殖水体一天换水3-5次,经四级生态池塘处理,最后重新回到集装箱循环使用,全程做到了零排放。
分区养殖、异位处理
观星农业数字化渔业养殖基地占地约1100亩,带动辐射范围包括鼎湖区沙浦镇、永安镇、莲花镇以及周边区域。目前已经投产的有400套集装箱式养殖平台系统,主要养殖品种为乌鳢、加州鲈、宝石鲈、草鱼、罗非鱼等,其余的300套也即将投产。目前试产阶段每立方水体产量为80斤以上,预计正常运行后产量可达100斤/立方。
△ 观星(肇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渔业养殖基地采用“集装箱养殖+生态尾水治理”的模式养鱼。图源 鼎湖发布
基地的集装箱循环水养殖系统尾水处理模式称为“分区养殖、异位处理”技术模式。传统的“同位养殖,同位处理”模式,即是指鱼在同一个地方吃料、排泄、游动、休息,这种方式在大水面和低密度的情况下是不会有明显影响。但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和养殖环境的恶化,就会造成品质下降,且病害频繁发生。病害频繁发生,会导致大量药物的使用,大量用药又会造成生态系统被破坏,生态系统不稳定又造成鱼难养,这就成了恶性循环。
△建立养殖箱体与池塘一体化的循环水系统。
与此不同,集装箱式循环水系统则包含由陆基推水集装箱、尾水处理设施等若干功能模块组合,把养殖区和水处理区分隔成5个功能区,辅之以控藻、控菌等手段,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养殖过程分区。根据《关于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的通知》(农办渔〔2021〕6号),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是养殖尾水治理中的推荐技术模式之一。其中“集装箱+生态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技术一改传统池塘养殖的同位养殖、同位尾水处理,实施的是“分区养殖、异位处理”的技术路线,即通过建立养殖箱体与池塘一体化的循环水系统,从池塘抽水、经消毒控菌之后注入养殖箱体内进行流水养殖、养殖尾水利用势能自流到池塘功能区进行处理。
尾水经多级处理后循环利用
在养殖基地现场,80多个水体容积为25立方米的养殖集装箱对应着约30亩的生态池塘。生态池塘又分为4个水处理功能区——一级沉淀池、二级生态湿地、三级兼性厌氧塘、四级复氧塘。集装箱的养殖水体一天换水3-5次,收集起来的养殖尾水利用势能自流进入生态池塘,流经四个梯级生态池塘(水处理功能区),再被泵回集装箱中循环使用。
△ “集装箱+生态池塘”绿色养殖模式,既可以弥补传统养殖水污染突出问题,还能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生态池塘能对尾水进行综合处理:一是沉淀尾水中的残饵和粪污等固体物质;二是通过曝气,自然复氧并通过水体中的微生物作用氧化尾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如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等;三是生物转化,通过投放杂食性、滤食性鱼类和种植水生植物将尾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和浮游生物通过吸收和摄食进行同化,从而实现养殖用水生态高效净化、再生和循环利用。
试点“鱼塘种稻”
探索综合种养新模式
“鱼塘种稻”是我市落实国家、省有关精神,有效解决稳粮保供的新模式,在粮食安全、提质增效、绿色发展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我市试点单位,观星(肇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肇庆市农科所携手,初步采用200多块浮床,总面积约1亩,分布在5亩大的鱼塘上。浮床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做成,每个长2.2米、宽1.5米,工人将鱼塘塘泥倒入、铺平,接着注入塘水,再插上育好的秧苗。完成插秧后,工人便将浮床推入鱼塘里,用绳子串联在一起,并固定在塘基上。
△工人在浮床上插秧。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摄
“鱼塘种稻”好处很多,两者互不干扰又相互利用。一方面利用了鱼塘的水面空间,以及塘底肥泥和养殖尾水,种出来的稻谷更生态、健康,实现了资源的阶梯利用;另一方面水稻浮床在夏季高温季节,可以提供遮阳屏障,有益于鱼虾栖息。浮床覆盖鱼塘的面积控制在30%以内,在这个比例下,不会影响到鱼塘的养殖。此外,浮床底部采用密封式,与塘水隔绝,日后水稻施放肥料等不会渗漏到池塘里。
据悉,项目目前仍在试验阶段,试验的目标是亩产约800斤。如果试验成功,还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
绿色肇庆编辑部
部分图片来源:肇庆发布、肇庆西江网
编辑:王敏仪
二审:杜国智
撰稿、三审:梁泽南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