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自微信公众号“南都娱乐”,微信号:nanduent
播出11年,从未过气
上个月27日,中央美术学院邀请“温太医”张晓龙进行线上讲座,结果参课的同学全部更换了《甄嬛传》相关的头像,连主持人卢老师也加入换成了太后头像。
同学们真是卧龙凤雏,各个都是“甄嬛传十级学者”啊~
来看看取名字鬼才们的脑洞,有用剧中角色取绰号的——“祺贵人”“沈眉庄”“年世兰”“四郎”“大胖橘”,也有用台词的“宝娟我的嗓子”“你这个毒妇”,还有“翊坤宫的西瓜”“好端端的端妃”这样的沙雕网名↓
聊天记录里,各位同学对《甄嬛传》台词信手拈来↓。“温太医”张晓龙本人也在线问候:“各位小主万福金安”。
张晓龙为什么会被请去学校开讲座,因为“温太医”在戏外可是有另一个身份。
现实中,他已经48岁,1994年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专业,还拿到了中国古代史硕士。毕业后,张晓龙进入中央戏剧学院,担任形体老师,从本科生教到在教研究生,教授礼仪与形体的课程已经近20年。
据上游新闻最新了解到,目前张晓龙已离职中戏。张晓龙现在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教授。据中国艺术研究院官网介绍,张晓龙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教授,演员,礼仪指导,制片人。并担任《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芈月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知名影视剧的礼仪设计。
不知不觉,《甄嬛传》已经播出11年,热度经久不衰,每个角色都很经典,即使是配角也能靠这部剧赚足知名度。
剧粉涵盖各个年龄层,不仅有大学生这样的年轻人对剧中各种梗了然于心,老年人也同样喜欢。
前几天,16位退休阿姨组团来到横店,为圆戏瘾翻拍《甄嬛传》,引发网友热议,阿姨们二次创作的热情相当高涨。
但由于涉嫌侵权,剧方要求下架老年版甄嬛传。对此,《甄嬛传》制片人曹平回应:正在准备材料要求平台下架视频。虽涉嫌侵权,但暂不考虑追究组织者和阿姨们的责任。
《甄嬛传》常看常新,剧粉都快把这部剧盘包浆了。
豆瓣上有个“甄嬛传”剧粉小组,小组有26万的甄学十级学者。他们会为剧播出十周年而出考题。
MBTI十六型人格测试很流行的时候,在知乎上有不少网友非常认真地在分析各个角色的人格类型。
这是在追剧,还是在搞研究?
有网友还把甄嬛的生日记了下来↓
难以想象,一部播出11年的剧,每年仍然能稳定赚到上千万。
《甄嬛传》目前仍然能为其出品公司之一的“花儿影视”创收, 花儿影视创始人敦勇透露过:“平均每年能为花儿影视带来1000多万元的收益”。
剧粉连各种细小的穿帮镜头,也不放过。
曹贵人的手表↓
背景里晨练的大爷、地下的烟头,网友难道是拿着显微镜追剧?
连“胖橘”潦草的字迹都被挖出来↓
安小鸟滑冰表演,合着后面还有个儿童充气堡。
连眉姐姐嘴里喊着冰块念台词,都能被发现。据说,是因为冬天拍夏天的戏,防止演员念台词哈气明显。剧组如此严谨,怪不得是经典。
网友调侃——导演郑晓龙:你们真的没剧看了吗?
而且有不少人感叹,许多演员的颜值巅峰都留在了《甄嬛传》,妆造相当用心。
孙俪↓
蒋欣↓
斓曦↓
陶昕然↓
唐艺昕、热依扎、谭松韵↓
毛晓彤、徐璐↓
剧组花絮照,氛围也很好。
希望能有更多良心国产剧涌现,把质量做好,能让观众反复欣赏,每年还能创收。大家还记得最喜欢《甄嬛传》里哪个片段吗?剧中哪一对CP是你的心头好?
如果你想合作——
新媒体商业合作
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
微信号:ZDGYing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