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党史微课堂丨革命遗址·中共化县支部成立遗址——商贤书室

茂名史志
+订阅

03:48

▲点击上方观看视频

中共化县支部成立遗址——商贤书室

在化州市区热闹的中山路鼓楼附近,坐落着一栋三层小楼,这栋不起眼的小楼,见证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三个时期的革命烽火,这就是中共化县支部成立遗址——商贤书室。

商贤书室,又名彭家馆,建于清代,原为土木结构建筑,是彭氏族人在化县县城“歇脚”之处,现已改建为混凝土小洋楼。

为了统一广东,1925年10月,国民革命军挥师南征,讨伐盘踞南路的邓本殷军阀势力。同年,广东省农民协会任命共产党员、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五届毕业学员卢宝炫为化县特派员,到化县领导开展农民运动和发展共产党组织,当时就住在商贤书室,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主任黄学增也经常在此指导化县的农民运动。卢宝炫与共产党员朱光震一起深入城乡,发动群众,宣传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不久就在化县的一区、四区、五区和六区成立区乡级农会30多个,带领农民开展减租减息、抗苛捐杂税;惩治污蔑农会、鱼肉农民的土豪劣绅,维护农民利益。化县各区的农民运动发展得如火如荼,为发展党员提供了有利条件。

1926年8月,中共化县支部成立,卢宝炫任书记,党员有黄玉山、李锡福、朱光震等24人,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化县组建的第一个党组织。从此,全县革命运动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9月,化县农民自卫军总部成立,由黄埔军校毕业生黄楠任大队长;12月25日,化县农民协会成立,卢宝炫任农会主席,全县七个区的农民协会共有会员1万多人。抗日战争时期,党组织在商贤书室开展活动,发动民众参加抗日,不少有志青年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

商贤书室是化县第一个党支部所在地,见证了化州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展示着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