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归来:为何选择深圳?释放什么不一样的信号?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青的蜂

“深圳向我伸出了橄榄枝。于是,我麻溜儿地向普林斯顿大学递交了辞职申请。”

11月1日上午,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宣布将全职回国任职,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迅速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00:27

颜宁将回国协助创建医学科学院

30岁的清华正教授,“中国科学之星”,普林斯顿大学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09年以来在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细胞》发表19篇论文……这样一位学术牛人,为何选择回国?为何选择深圳?释放了什么不一样的信号?

为什么选择回国?

无论在国内国外,学术圈高层次人才的自由流动都是常态,学者们往往会综合各种因素,做出特定阶段最合适的选择。

在解释为何回国时,颜宁表示想去打造一方平台,同时探索科研成果转化的合理机制,说明科研平台和科研环境对一个人选择至关重要。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2022年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全球第11位,较上年提升1位,较2012年跃升23位。中国能提供宽松的科研环境、广阔的发展空间,正是吸引越来越多科学家选择中国的原因所在。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

颜宁的选择不是个例。中国正从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主要人才回流国,成为创新人才高度集聚、创新要素高度整合、创新活动高度活跃的全球人才高地。

为什么选择深圳?

在很多人看来,颜宁和深圳有点“双向奔赴”的意味。

《美国商业周刊(中文版)》评价深圳是“中国最具硅谷气质的城市”。而颜宁在演讲稿中这样说,“深圳年轻朝气蓬勃,有无限可能,是梦想之都”。

在深圳医学科学院坐落的深圳坪山区,截至2022年6月,已聚集生物医药相关企业近千家,数量约占全市的四分之一,生物产业总产值在200亿元以上。国际龙头、本土领军,还有一众小型创新企业,都在酝酿下一个生物药品种的诞生。而深圳医学科学院,更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筹划多年的梦想。

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点名”要求建设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2021年3月,深圳市政府正式印发《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方案》。

深圳医学科学院始终如一的目标,就是发展成为全球著名医学研究机构。这和颜宁的梦想不谋而合,也就是希望——“在10年、20年之后,在世界生物医药的版图上,当大家说起生物医药的大湾区,首先想到的就是东半球的这里”。

释放了什么信号?

根据深圳卫健委发布的消息,深圳医学科学院的运作非常灵活,不定编制、不定级别,自主设岗,遵循理事会治理、学术自治原则,学术委员会是院内最高学术机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从一批创新型研究型高校陆续建成,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再到各地打造人才引进品牌……近年来,我国不断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集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面对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我国在拔尖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方面存在的不足,尤其需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广东一向重视人才,担负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使命任务。我们要在人才引进上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形成“近者悦、远者来”的引才用才格局,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总而言之,从颜宁归来的热议中,既看到了一位科学家对科研理想的不懈追求,也看到了中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及以科技创新书写强国建设新篇章的美好愿景。

编辑 翁子媛
校对 居伟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