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更加清澈了,鱼虾品质在提升,鱼塘的租金也翻了一番……”中山市横栏镇宝裕村南面的连片池塘养殖区岸上,宝裕村党委书记冯洛朝如数家珍般,向前来视察的中山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介绍着养殖池塘升级改造与尾水治理项目给村中带来的变化。
中山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民生实事推进情况。 南方+ 雷海泉 拍摄
今年,中山市政府提出:“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美丽宜居村建设,全市80%村居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完成44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至55%以上。升级改造水产养殖池塘2万亩,配套尾水处理设施”,并将上述目标和工作列入年度十件民生实事加快推进。为更好地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的监督,11月1日,由中山市政府牵头,市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主办,组织邀请市人大、市政协有关领导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该项民生实事开展视察活动,实地了解工作落实情况,并召开座谈会深入沟通交流,加快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通过持续推动民生实事工作,截至目前,中山已累计建设特色精品示范村27个,美丽宜居示范村169个,全域222个涉农村(社区)建成干净整洁村。鱼塘升级改造涉及面积超过4万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持续提升。
横栏镇五沙村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建设现场。 南方+ 雷海泉 拍摄
“三池两坝”养出好水好鱼
横栏镇宝裕村地处西江边,水网密布。凭着优越的水网资源,村中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其中村中南部就有着养殖面积超过1000亩的养殖区,主要养殖产品为白对虾、四大家鱼、鲮鱼等。
连片的养殖面积为养殖户和村集体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村中环境造成了压力,大量的养殖尾水不达标排放造成村中河涌水体污染。
“养殖尾水富含氨氮、亚硝酸盐、有机物、磷等物质,对村民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困扰。”回想起曾经的尾水污染情况,冯洛朝印象深刻。
今年初,中山在多个镇街全面开展养殖池塘升级改造与尾水治理工作,横栏镇宝裕村南面的连片池塘养殖区域就是其中的试点之一。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淡水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养殖尾水治理。
横栏镇宝裕村养殖池塘实施升级改造与尾水治理项目。 南方+ 雷海泉 拍摄
项目改造建设了由沉淀池、曝气池、生态池和两个过坝组成的“三池两坝”系统。在这个系统下,养殖尾水经净化处理后循环利用,必要时允许少量尾水达到相关标准后外排。同时,项目逐步对养殖池塘进行整形清淤、护坡改造、道路维护等工作,融合智能管控与信息化装备,形成特色化、资源化、低成本的生态养殖模式。
“水质好,鱼虾也好,鱼塘的租金也在稳步提升。”冯洛朝说,经过大半年的运作,“三池两坝”养出好水、好鱼,项目效果逐渐显现。村中鱼塘发包租金也从原来的2000多元涨至5000元以上。
中山市农业农村局渔业管理科副科长张严发向代表委员们介绍,目前,全市养殖池塘升级改造已完工面积4505亩。包括横栏在内的14个镇街共47个项目已进场施工,面积超4万亩,本年度未动工的项目将于近期陆续动工。随着该项工作推进,中山水产养殖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地上地下齐治理,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离开宝裕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来到横栏镇五沙村,了解该村美丽乡村和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情况。
五沙村是当地的“网红村”,近年来,通过产业转型和村容村貌整治后,五沙村无论“颜值”或是产业“内涵”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此外,横栏镇将横栏花木博览会、西江健步跑等活动移至村中举办,五沙村美丽乡村的品牌越擦越亮。
该村注重环境,也注重为村庄发展注入文化内涵。一方面,五沙村多举措提升居民区一河两岸整体环境风光,打造十里绿道观光休闲长廊等,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另一方面五沙村注重提升文化环境,广泛收集有代表意义的旧相片、旧物件、旧故事,借助专业设计团队打造具有五沙特色的村史展览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该村充分整合原有的办公楼、幼儿园、休闲公园、文化广场等场所,打造新的党群服务中心,为群众生活提供了更多优质的空间场所。
横栏镇五沙村。 南方+ 雷海泉 拍摄
2022年,在农业农村部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春季)精品景点线路推介名单中,横栏“水乡花田农业观光游”成为广东省唯一获得该项推介的精品景点线路,其中五沙村一河两岸生态长廊、十里水乡花田绿道、村史馆等一批特色景点深受群众欢迎。
作为水乡,拥有11条河涌的五沙村与水共生,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今年,中山市发起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五沙村积极参与其中,启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按照计划,工程将新建污水管道,通过污水收集管网与黑臭水体整治截污管衔接,最终将村中生活污水排至横栏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消除直排现象。村中还建设分散型污水处理厂,及时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变化很大,村容村貌和河涌环境都变得更好了。”中山市人大代表吴景豪是参加视察的成员之一。作为横栏人,他亲身感受了这些年来家乡的变化。通过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中山农村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大步迈进。
截至目前,中山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正稳步推进。今年,中山重点建设一批特色精品示范村和美丽宜居示范村。目前全市104个村居农村厕所粪污与农村生活污水同步推进,建成农村公厕662座;全市11个镇街69个村(社区)启动“三线”2.0版本,13个村居完成验收;新增建设“四小园”1263个;完成五桂山-三乡段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方案编制,示范带沿线共计93个项目正在建设。
中山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民生实事推进情况。 南方+ 雷海泉 拍摄
中山市政协委员、广东枝豆文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迪斯表示,在推进民生实事实施,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应更加注重调动村民以及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其中,群策群力,凝聚乡村振兴更强大力量。
中山市政协副主席黄振球,中山市政府副秘书长唐国伟参加视察,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农业工委主任黄金棠,中山市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主任、民进中山市委会主委陈玉琼参加了当天的视察活动。
【图文】雷海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