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字数:2501阅读时间:4min
85后大花已纷纷迈过35岁这道年龄门槛,但她们选择的剧集还是古偶剧,饰演的角色跟10年前一个样,这种“一日古偶,终身古偶”的选角,已经让很多观众审美疲劳。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85花为什么总在古偶剧里打转。
▼
(杨幂。IC photo / 图)
时下,一批85后大花又纷纷拍起古偶剧。
不久前,多年未出演电视剧的刘亦菲凭借《梦华录》重回电视圈。而杨幂、刘诗诗、赵丽颖等人各自也有古偶剧正在拍摄中:杨幂与龚俊合作《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刘诗诗与刘宇宁合作《一念关山》,赵丽颖与林更新合作《与凤行》。
多年前,这几个85后大花恰好都是经由古装剧走红。当时业内对她们的称呼还是“85后小花旦”,随着90后小花、00后小花的崛起,85后小花顺理成章变成了“前辈”,成为大花旦。
85后大花一度出走古装剧进行转型,怎么又纷纷杀回来了?她们为何“不思进取”,又该如何避免“原地踏步”?
被古偶剧捧红的一代
所谓的85后大花,指涉的是出生于1985-1989年间,并活跃于影视圈一线位置的女明星。
85后大花的代表人物有以下几位:杨幂(1986)、刘诗诗(1987)、刘亦菲(1987)、赵丽颖(1987);出生于1983年的唐嫣也常常被归类到85后大花类别里。85后大花遵循着相似的走红路径——2010年前后,被古装剧捧红。
刘亦菲成名最早。2002年的《金粉世家》让她崭露头角;2003年的《天龙八部》、2005年的《仙剑奇侠传》,让她声名鹊起;2006年《神雕侠侣》中仙气飘飘的小龙女,让刘亦菲一跃成为顶流。
杨幂、唐嫣、刘诗诗一同出演了2009年的《仙剑奇侠传三》,受到颇多关注,仨人被称为“仙剑三仙”。2011年,她们都迎来人生的爆款作品,杨幂凭借《宫锁心玉》爆红,刘诗诗凭借《步步惊心》爆红,唐嫣凭借《夏家三千金》爆红。
85后大花里,非科班出身的赵丽颖走红最晚。前期多在打酱油,2013年的《陆贞传奇》才让她一炮而红,2015年的《花千骨》引领了之后的仙侠剧浪潮。
85后大花是古装剧捧红的一代,她们顶流位置的巩固,也离不开一系列古偶剧。比如杨幂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扶摇》,刘诗诗的《女医明妃传》《醉玲珑》,唐嫣的《金玉良缘》《锦绣未央》,赵丽颖的《楚乔传》《青云志》,等等。
除了古偶剧以外,85后大花长盛不衰的另一原因在于:她们是内娱唯一经历了电视剧黄金时代与流量黄金时代的一代人。2000-2010年,是电视台的黄金时代,开机率不断上升,电视观众总人口数突破10亿。85后大花当时出演的古装剧都是在电视台的黄金档播出,受众面非常广,这让她们收获极高的国民度。
2010年之后互联网崛起,2015年流量经济时代到来,电视台的影响力不断衰落,视频网站成为年轻人主流的观剧平台。85后大花出演的一系列大IP、大制作、大流量的古偶剧,再次在视频网站上称霸,为她们收获无数流量和粉丝。
这也是为什么,内娱其他年龄段明星的更迭那么快,一些新兴的流量明星可以转眼过气,85后大花却长期处于人气的巅峰。
(刘亦菲。IC photo / 图)
缺乏转型动力
85后大花已经纷纷迈过35岁这道年龄门槛,然而,她们选择的剧集依然是古偶剧,她们饰演的角色甚至跟10年前演的角色一个样。这种“一日古偶,终身古偶”的选角,已经让很多观众审美疲劳——这不免令人困惑:85后大花为何“不思进取”?
首先还在于前文所提及的,85后大花是“生逢其时”的一代,她们同时吃到了电视时代与互联网时代的红利,既有国民度,也有战斗力很强的“死忠粉”,这让她们在娱乐圈里根基深厚,只要不是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老老实实稳稳妥妥把戏给拍了,她们的戏就还是有人看、有粉丝吹。
其次,转型需要挑战,也有风险,能否成功需要打个问号。一些85后大花不是没有试着去转型,比如杨幂“扮丑”出演了文艺片《宝贝儿》,刘亦菲闯荡好莱坞出演了《花木兰》,事实证明,效果并不理想。目前看来,赵丽颖是唯一转型比较顺利的。
相形之下,古偶剧是既有流量,同时对演技要求相对较小的剧种。每年的爆款剧里,几乎都会有古偶剧的身影,比如今年以来的几部爆款剧,《梦华录》《星汉灿烂》《苍兰诀》都是古偶,古偶的群众基础不可低估,依然是最容易出爆款的。
而古偶剧的故事背景,常常是架空的,距离观众的现实生活很遥远,观众难以从演员的表演找到现实对应,演员面临的演技挑战也会小得多。85后大花难免对古偶剧形成路径依赖。
再则,如今好几个85后大花,既抓台前,也做幕后工作,纷纷入股一些经纪公司,兼职当起了股东或老板。比如杨幂、唐嫣、赵丽颖的工作室都有签约的艺人,杨幂入股的嘉行传媒旗下的迪丽热巴更是90后花旦里的顶流,当然不少新人还是寂寂无名的状态。
化身老板的85后大花也承担着带新人的使命,古偶剧依然是最好的平台。85后大花担任女一号,让旗下的艺人到剧中饰演重要的配角,为他们赢得露脸的机会,一旦新人成为新顶流,85后大花哪怕彻底退居幕后也丝毫不影响赚钱能力。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85后大花缺乏转型动力,也许试着转型过,但兜兜转转还是回来古偶剧“搞团建”。
(IC photo / 图)
拒绝“原地踏步”
85后大花“不思进取”自然会招致批评,不过,转型就一定是对的吗?也不尽然。
譬如2006年的《神雕侠侣》之后,刘亦菲就转战大银幕,直到2018年拍摄了电视剧《南烟斋笔录》(仍未播出),2022年《梦华录》才又在荧屏上与观众相见。在十余年时间里,刘亦菲主演了多部电影作品,也尝试了多种风格,却鲜有成功的作品。
显然,并不是每个演员都适合转型,能否转型成功,既看机缘巧合,也看演员的天赋、演技,同时也跟演员的长相、气质息息相关。
换句话说,并不是每个演员都适合“走出舒适区”,就像京剧里的生、旦、净、末、丑五大类,如果一个演员能够把某个类别演到极致,那么哪怕在舒适区里也依然是顶级演员。而不是说,一个演员明明更适合演丑角,硬让他转型去演小生,才能证明他有演技。
由此可见,85后大花并不是非得转型,才能证明自己对表演有追求。观众厌烦的与其说是85后大花一直演古偶,毋宁说是她们的“原地踏步”,十多年前演这一类角色,十多年后还是演这一类角色;十多年前演少女,十多年后还在追求“少女感”。
古偶剧是一个很大的类别,有的古偶剧只是老调重弹、自我重复,有的古偶剧也在不断创新观念、创新表达,角色在不断进化,也蕴含着突破。就比如《梦华录》虽然后期有点烂尾了,但不得不说,这部剧开篇亮眼,赵盼儿这个角色与以往的古偶女主相比更独立、更自主、更清醒,刘亦菲不少桥段的表演也得到好评。
所以,对于正在拍古偶剧的杨幂、刘诗诗和赵丽颖来说,演古偶本身不是问题,关键在于你们演的是什么样的古偶剧,角色是否有变化,演技是否更细腻、更精进。
如果还是不思进取、“原地踏步”,早晚也会“坐吃山空”。
▼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