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中国距离航天强国还有多远?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丁建庭

01:00

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中国距离航天强国还有多远?

10月31日15时37分,又一个逐梦九天的历史性时刻——

梦天实验舱发射升空。

作为中国空间站的最后一个舱段,随着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并完成转位,中国空间站将形成三舱“T”字基本构型,标志着中国航天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2022年10月31日,搭载着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点火升空。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吴明 摄

2022年10月31日,搭载着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点火升空。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吴明 摄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从远古开始,我国就流传着“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的美丽传说,满天星斗、无垠苍穹寄托着许多人的向往和追求。

时代发展到今天,中国航天事业已经完成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迈上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从1970年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圆满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再到建成中国人自己的载人空间站……

经过几代中国航天人接续奋斗、攻坚克难,我国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正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高度重视航天事业发展,把航天梦作为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部署推动了一系列航天重大工程任务的实施,推动我国航天事业进入创新发展“快车道”,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密集突破,不断刷新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中国高度。

“问天”飞天、“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悟空”“慧眼”探索宇宙奥秘……

浩瀚星空,我们走得越来越远,载人航天、卫星通信、深空探测等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实现全面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因中国航天的发展而更加美好,不仅充分展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极大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实践证明,中国人有志气、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尖端科技的重大突破,牢牢掌握推动科技发展的战略主动。

纵观我国航天事业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基础薄弱、投资不多的情况下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如果没有精神力量的支撑,也是办不到的。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迈向航天强国的征途,既是对我国尖端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检验,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充分展示。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这些精神一脉相承,是激励一代代航天人拾级而上,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的动力源泉。

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如今,我国已经是世界公认的航天大国,但与世界航天强国相比,在航天基础理论研究、先进材料与先进工艺、试验设施与试验方法、空间科学与空间应用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一些高性能材料、元器件还不能自主制造、只能依赖进口,这些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的主要障碍。

对此,要有清醒认识,既要坚定信心,也要正视差距,继续坚持梦想、勇攀高峰,力争到2030年跻身世界航天强国行列,到2045年全面建成世界航天强国。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强国任重道远。

随着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完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初步计划是每年发射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将迈得更稳更远,距离航天强国的目标也将更快更近。

编辑 李静娴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