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出招,培育引进十类人才

南方+ 记者

1

佛山正加速培育、引进十类人才。

10月28日,佛山国家火炬园人才科创加速基地(里水)(下称“加速基地”)正式开园,首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平台、服务机构、创新团队签约进驻。

一个月前(9月27日),首个佛山市企业家日、佛山市人才日刚刚落下帷幕。当天,佛山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并在会上对重构后的人才政策体系进行了说明。佛山市委书记郑轲第一次详细解析了佛山需要重点培育、引进的十类人才。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主角,其之于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再强调也不为过。在统筹全市大局的视野下、在新的改革攻坚中,佛山对人才工作的部署再落实、再推进,朝着人才高地、创新高地目标加速迈进。

10月28日,佛山国家火炬园人才科创加速基地(里水)正式开园。  南方+ 戴嘉信 拍摄

锚定船行方向

佛山为何要聚焦十类人才?

去年11月,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这是佛山发展历程上非常重要的一次大会。其最核心的成果,就是提出了“515”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

这个战略目标,是佛山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大计,也是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的行动方案,更是从多个维度塑造佛山城市形象、城市能级、城市格局的立体模型。虽然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的主题不是人才,但处处关系到人才,“人才”一词出现27次,并提出了“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重构优化人才政策体系”等具体要求。

这背后的逻辑在于,人才是佛山实现“515”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的宝贵财富。佛山始终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就必须依靠人才。

因此,佛山加紧了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脚步,在构建人才近悦远来政策体系上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例如,今年3月,佛山将每年9月27日定为企业家日、人才日;今年8月,佛山启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重整揭牌的8大企业集团中,便包括了被寄予厚望的新组建的佛山人才集团(全称“佛山市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换言之,佛山已明确了整体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并已付诸实践。在这个背景下,佛山谋划人才工作、人才战略,就不是“就人才谈人才”、只盯着一个人才领域;而是真正在统筹全市大局的视野下、在新的改革攻坚中部署人才工作。

不同类型的人才各有特点、各有规律,针对不同的人才,党委、政府需要采取不同的引进、培育办法。但在过去,佛山很少系统化地讲清楚到底要重视引进、培育哪些人才。随着重点培育、引进十类人才的明确,佛山的人才工作锚定了方向。

聚焦十类人才

这十类人才中,与产业直接相关的占了4类,分别是科技创新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产业发展人才。

科技创新人才被排在第一位。其背后隐含深意,可透视佛山市委的出发点:佛山要始终把发展制造业作为重中之重,将始终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

围绕这个目标,佛山做了细致分类,既要抓住包括领军人才在内的各类科技创新人才,也要强化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产业发展人才。

佛山明确提出,要培养引进科技创新人才,精心绘制“高精尖缺”人才地图和引才图谱,不拘一格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引进企业家人才,持续推进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培育工程,造就一支优秀的民营企业家队伍;培养引进高技能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展技能培训,打造“匠才之城”;培养引进产业发展人才,坚持产业和人才同步规划、一体推进,以产聚才、以才促产。

近两年,佛山有很多新的发展动向,都与这四类人才有关。去年以来,佛山高水平建设“一区一园一城”科技创新高地、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十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

这些正在深层次改变佛山未来的新平台、新阵地,都迫切需要人才,也都为人才提供了大有可为的舞台。

除直接涉及产业的四类人才外,这十类人才中,还包括医药卫生人才、社会科学人才、教师队伍人才、乡村振兴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和党政干部人才。

这些人才,都是佛山的民生所向、幸福所需、安全所系,他们所在的岗位,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千家万户,是和老百姓打交道最多的领域。他们也许很平凡,但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佛山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把这些领域的人才供给提升上来,将成为佛山今后提升城市功能、民生幸福感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找差距、补短板

除了清晰、具体的“人才需求方案”,重构佛山人才政策体系还需要更多行动。

今年上半年,《关于加强党对新时代人才工作全面领导进一步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意见》《关于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创新高地的意见》先后印发,为佛山构建人才近悦远来政策体系搭好了“顶层设计”。

在此基础上,佛山市委组织部统筹市人社、科技、住建、教育、卫健、金融等多个职能部门制定配套政策,从人才认定评定、人才团队、金融支持等方面,搭建起顶层综合政策、配套实施细则等位阶高低有序的“2+N”政策体系。

新政策体系的亮点不少。强化全市人才政策统筹力,正是其中的突出亮点之一。聚焦市区政策不衔接、各区无序竞争、部门之间政策打架、重复支持等突出问题,新的政策体系强化全市一盘棋意识,优化整合分散在各区各部门的碎片化政策,对全市领军人才、青年储备人才、博士博士后等人才统一评价标准、统一扶持标准。同时,佛山还从市级层面健全人才安居、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服务体系,让人才服务更有温度。

新的政策体系还注重借鉴先进城市经验,通过找差距、补短板,提升政策竞争力。例如,佛山突破了往常扶持范围,对存量人才成长为领军人才者,参照新引进标准给予补贴,加大青年人才扶持力度,构建区域人才政策比较优势。

《关于加强党对新时代人才工作全面领导进一步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意见》更明确提出,佛山将建立人才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废止不合时宜的政策、修订失去比较优势的政策、制定确保人才优先发展的政策,保持政策体系的生机活力。同时,各区人才政策要对接市级人才政策,不得另起炉灶、另搞一套。

引才新试验

新的行动已经开始。

上述提到的加速基地由佛山人才集团(全称“佛山市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南海区里水镇人民政府共同打造,是人才集团下属企业佛山火炬园创新创业园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的人才科创加速器平台。随着加速基地的开园,佛山国家火炬园向外拓展的第一个项目也正式落地,佛山人才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火炬园是高新企业的聚集地,接下来将用5-10年时间,在佛山五区培育10个左右的火炬园,让科技的火种遍布佛山。

首个佛山市人才日活动上,佛山市禅城、南海、顺德、高明、三水五区人才开发公司揭牌亮相。它们是佛山人才集团下属人才服务板块——佛山人才开发有限公司与五区合资成立的子公司。

佛山人才集团作为被寄予厚望的新组建的市属企业,其主业是人才服务、科技类园区开发建设、研发平台建设和运营管理、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强调先导性定位,为佛山产业发展服务,是佛山运用市场化思维创新性开展人才工作的新尝试。

佛山人才开发有限公司就是该集团人才服务板块的载体。通过与五区合资成立公司,人才服务与开发工作将进一步实现“全市一盘棋”,在人才招引、培育、孵化、产业开发、招商引资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密切合作,搭建面向全球的招才引智的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

在打造平台之外,更多的行动也正密锣紧鼓地进行中:810套佛山·创新灯塔人才公寓——创智苑花园已经动工,27个佛山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化创业团队签约落地……朝着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创新高地的目标,佛山的人才工作正迎来新一轮的高潮。

佛山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创新高地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下阶段人才工作总体要求:到2025年,全市人才总量超300万,高技能人才达43万,高新技术企业超1万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3.5%;到2030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形成佛山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

佛山人才事业的新动向,均与此相关。更值得期待的,还有上述意见文件中提出的多项突破性部署。

例如,面向全球集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佛山将重点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其中,对战略科学家等顶尖人才领衔并掌握颠覆性技术的创新创业团队“一事一议”,并探索以“成建制”方式引进创新团队。

加快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佛山将实施青年拔尖人才团队引进专项,实施新一轮三年期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联合基金,试点青年人才举荐制度,实施佛山学子“归巢”计划。

加快引育与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的人才大军,佛山将重点打造多支人才队伍,包括卓越工程师队伍、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创意设计人才队伍、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人才队伍、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等,并全面推进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这些计划没有哪一个是能轻易完成的,但佛山已朝着目标进发。

撰文】何帆燕

编辑 黄逸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