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桥西街道晨阳公馆垃圾分类投放点传来这样的声音:“垃圾请分类入桶。”住户李叔拎着一袋垃圾来投放,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李叔投放垃圾被新引起的智能识别系统发出警示提醒,工作人员现场劝导其分好类再投放垃圾。
该系统是桥西街道办联合晨阳公馆物业管理单位与相关技术公司合作,结合街道实际,共同探索出的垃圾分类溯源化管理设备。通过该系统,可对垃圾投放人进行溯源。当出现分类投放容器内垃圾满溢、分类投放点周边垃圾落地、垃圾桶起火等情况时,该设备会迅速发出警报提醒。
在每个分类投放点安装两个摄像头,分别负责视频监控及抓拍。该设备具有可视对话功能,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以及用手机就能掌控小区内所有投放点的情况,对不按规定投放垃圾的居民可及时进行引导。同时,运用智能识别技术,抓拍不文明垃圾投放行为,精准到人、到户,便于居委及物业人员入户宣传教育;对于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可为行政处罚提供完整的证据链,为城管执法人员依法查处提供有力证据。
“跟以前比,住户们垃圾分类意识更强了,在非投放时间段扔垃圾的人也明显减少,以前上岗前还要先收拾投放点周边大包小包的垃圾,现在干净了不少,我们的工作轻松很多。”该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的站桶员阿姨说道。
作为桥西街道首个智能设备试点小区,晨阳公馆从2020年起持续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现有居民312户,共2个定时投放点、垃圾分类参与率达100%。试点该设备以来,截止至10月26日,日均垃圾减量率达35%。
来源:惠州日报记者邓惠婷 通讯员利家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