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7日新增65例新冠病毒感染者,明后两天是疫情防控关键窗口期
10月28日,广州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直播回顾点击>>>)。会上通报,10月27日0至24时,全市新增65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其中,50例感染者在隔离观察、风险区域筛查中发现,15例感染者在社区筛查及发热门诊中发现。
天河龙洞疫情传播链条相对清晰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在会上介绍,近两天,在全市的核酸筛查中,天河区龙洞街发现11例核酸检测结果异常。流调溯源显示,龙洞街疫情为海珠区黄码人员到天河区活动引发,在追踪阳性个案时发现家庭成员已有续发感染,传播链条相对清晰。
同时,近日,海珠区新增感染者主要集中在江海、赤岗、凤阳和南洲4条街,新增的阳性个案大多在管控人群中发现。其中,南洲街西滘、沥滘片区和江海街红卫片区有新的散发阳性个案,存在社区传播风险。白云区白云湖、嘉禾、钟落潭疫情已得到遏制,正处在收口阶段。
张屹强调,明后两天时间是广州控制本轮疫情处置的关键窗口期。全体市民朋友要人人参与,积极配合防控大局,近几天,非必要不聚集、不聚会,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减少人员流动和社交活动,积极参与核酸检测,力争抓住这个重要窗口期,把握疫情防控主动,扭转疫情发展势头。
海珠疫情实时传播指数Rt值已降至3.2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周斌透露,海珠的疫情实时传播指数Rt值已经从最高峰的8.2降到了今天的3.2,说明前期的防控措施是有效的。但他强调,3.2这个数值对于传染性疾病来说,仍然是一个比较高的数值,距离切断传播链所需要的降到1以下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说明社区的传播链仍未被阻断,疫情传播扩散的风险依然很高。
黄码人员严格落实“三天三检”并居家监测
张周斌介绍,为了督促涉疫风险人员尽快开展核酸检测,尽快发现并阻断可能存在的隐秘的传播链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一些曾经去过涉疫重点场所或者是涉疫的重点区域的人员健康码可能会被赋予黄码。那么按照相关的要求,黄码人员需要及时向社区报备,落实居家健康监测,非必要不外出,“三天三检”。
“那么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第一次核酸检测阴性之后,健康码会变为绿色,但这并不意味着风险已经消除了,需要在第三天的时候再次进行核酸检测之后是阴性,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潜在的风险。”张周斌强调,黄码人员要规范的完成三天的居家健康监测,特别是在此期间,不要去空间密闭或者是人口密集的场所,非常重要。
他同时举例,有黄码人员转绿后去打麻将,再次检测为阳性。“另外一个人员也是在第一次阴性之后,又去了人群比较密集的一些场所进行活动,这两个人也都是做了第一次核酸,但是都没有严格落实三天居家健康监测的要求,他们分别在第二次核酸检测,第三次核酸检测的时候检出阳性。”
因此他提醒,被赋黄码之后,一定要按照要求完成健康监测。
龙洞街10月27日社会面核酸检测采样结果均为阴性
广州市天河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黄凯旋表示,近日,天河区连续发现多例阳性个案,天河区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黄凯旋透露,天河有力有序抓好涉疫高职院校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龙洞街10月27日社会面核酸检测共采样117991人,结果均为阴性。
白云区已累计检测3539.92万人
广州市白云区副区长周军介绍,近期,白云区全区上下紧紧围绕流调溯源、核酸筛查、风险区域管控与服务保障等方面积极采取系列措施。在做深做细流调溯源方面,白云区坚持“快排查、快管控”,建立一镇街一“核查突击队”,全区超360个小组上门核查;启用移动病毒检测车,24小时不间断运作开展初筛阳性追踪。
“为了更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连日来,我们每天组织开展全区全员核酸筛查,累计检测3539.92万人。其中,27日全区共采样366.63万人。”周军介绍。
在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方面,周军表示,近一周来,全区51家重点保供企业为中高风险区居民供应米、油、面、肉、蔬菜等生活物资145.1吨,发放“爱心蔬菜包”“爱心干粮包”10.5万份。
【南方日报记者】黄舒旻 郭苏莹 谭超
【摄影】吴伟洪
【海报】唐嘉欣
【剪辑】王俊涛 龙达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