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着小脑袋配上天真无邪的微笑
当宝宝对你“歪头杀”的时候
你是不是感觉整个心都被萌化了?
但如果孩子经常对你“歪头杀”
各位家长可要警惕了
这可不是什么卖萌
很有可能是宝宝生病了
宝宝“歪头杀”天真可爱?
来了医院才发现是这种病!
“医生医生,我家孩子怎么头总是歪着的呢?”“怎么办,能治好吗?”近日,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儿童保健科一名宝妈焦急地问医生。
原来在小宝满月时,朱女士就发现宝宝总喜欢“歪着头”,但是朱女士以为宝宝在卖萌,并没有当回事。但4个月过去了,朱女士无论怎么调整小宝,他还是习惯性地将头歪向一侧,渐渐的,朱女士开始觉得不对劲了,于是赶紧带着小宝到医院检查。
经过儿童保健科医生的详细检查,小宝被诊断为斜颈(肌源性斜颈)。这可把一家人急坏了,这可怎么办呢?
什么是婴儿斜颈?
婴儿斜颈指的是1岁以内的婴儿发生脖子歪斜的现象,斜颈也俗称“歪脖子”,是小宝宝常见的头颈部问题。
“不要担心,这个情况不会给孩子生长发育带来太大的影响,我们可以治疗。”黎淑芬主任在对宝宝进行了专业的评估后,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决定为小宝进行小儿推拿按摩治疗。
科室康复治疗师手法轻柔,渗透力强,经过1个月的推拿按摩,小宝的斜颈已经明显改善,现已恢复健康。
看到这里,很多家长会有这些疑问:
为什么孩子会得这个病?
应该如何治疗这种病?
不要着急,
儿童保健科黎淑芬主任来为您详细解答!
为什么孩子会得这个病?
1、姿态性挤压
大部分的婴儿斜颈发现于出生后3个月内,其中约有1/5是暂时性的姿势性斜颈。胎儿在子宫内的最后两三个月时,因为姿态性挤压造成了暂时性的斜颈外观。这些婴儿除了脖子歪斜以外,并没有明显的颈部活动受限或是固定性变形的状况。这样的婴儿在出生后随着自主性肌肉的发展,到两三个月大时已经可以自主地控制头颈部的肌肉,也不会再有斜颈现象的产生。
2、肌源性斜颈
这是最常见的斜颈类型,约占了90%以上。主要是因为颈部的一条肌肉“胸锁乳突肌”挛缩所造成的颈部歪斜。
3、骨源性斜颈
这是较少见的类型,约占所有斜颈婴儿的2%,指的是因为骨骼的畸形所产生的斜颈,大部分是头颅底部与第一及第二颈椎有问题所造成的。有一些是骨骼发育上的畸形,有一些则是合并关节原发性的变形或不稳定,这都会造成颈部歪斜、颈部活动不良。
一般来说,婴儿斜颈最常见的四种症状:
1、宝宝的头倾向一侧,下巴朝对侧肩膀。在平躺时,宝宝倾向睡同一侧,而在坐姿时,头就会固定转向一边。
2、宝宝的颈部出现硬块,大小红1~3公分,就好像是颈部长了一个瘤。
3、部分有斜颈的宝宝的脸部会出现左右大小不对称的现象。
4、宝宝的颈部活动受到限制。
宝宝斜颈怎么办?
1、宝宝斜颈尤其是肌源性斜颈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部分的宝宝都能得到很好的矫正。肌源性斜颈的最佳治疗时间是6个月以内,在一岁内确诊的宝宝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小儿推拿按摩是保守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如果保守治疗没有好转,则应该考虑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2、小儿肌源性斜颈的推拿按摩治疗是一种传统的矫形治疗。自儿保科开展推拿按摩以来,已为相当数量斜颈宝宝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广受好评。黎淑芬主任提醒,若家长们一旦怀疑宝宝可能患有斜颈,请及时到我院儿童保健科就诊,我们将为您的孩子进行专业的评估,早干预早治疗。
科室简介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成立于2004年,是我院重点专科之一,采取防病治病手段,应用对健康有利的促进干预措施,使广大群众了解妨碍儿童生长发育的常见疾病,提高儿童生命质量。
科室业务开展情况:
(1)0-6岁儿童常规健康保健;
(2)营养不良诊治;
(3)食物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诊治;
(4)“佝偻病、贫血、肺炎、腹泻”防治
(5)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引导式训练;
(6)运动发育落后康复治疗;
(7)“3”秒无散瞳视力检测;
(8)骨龄AI检测、身高管理;
(9)超声骨密度检测;
(10)儿童气质分型测定;
(11)儿童膳食营养分析评估。
儿童保健科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769-81368075
门诊地址:门诊楼四楼
供稿:黎淑芬
编辑:李平
校对:雷蕾
初审:曾惠权
审核:廖惠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