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0月27日从珠海水控集团获悉,位于珠江磨刀门水道上游的竹洲头泵站、平岗泵站日前均出现可达标取水的机会。珠海结束长达七天全境无淡水可取的艰难时刻,珠澳两地居民在不知不觉中平稳度过了有历史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咸潮。
今年9月21日,珠海市主力取水泵站平岗泵站出现年度首次氯化物含量超标的情况,较常年提前了25天。10月18日凌晨至24日,位于磨刀门水道最上游的竹洲头泵站连续7日因取水口氯化物含量超标而无法取水。竹洲头泵站今年10月的取水几率降到70%,是2011年建成投用有记录以来10月取水几率最低的一年。当竹洲头泵站无淡水可取时,其下游所有泵站均无淡水可取。对此,珠澳淡水供应转入完全依靠水库蓄水的阶段。
水库蓄水有效应对了此次咸潮。作为珠海最大水库的竹银水库,早在今年8月底就有开展补库工作,至10月11日两座水库补至45米,保持汛限水位以下高水位运行。其他水库正利用达标取水机会实施补库,预计至10月底,珠海南库群将补满蓄水,北库群有效蓄水率不低于80%。
据统计,目前珠海供水水库17座,总设计库容约1.19亿立方米,在蓄水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库水可保障珠澳两地安全供水一个月余。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冉小平
【通讯员】林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