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还是“斯人”?广东学者:《孟子》原典和后世著录均为“是人”

广东教育头条
+订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在自己记忆中,早年学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学的是“斯人”,但发现现在的课本变成了“是人”。文章发出后,引发网友广泛热议,并一度登上热搜。

目前,#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的微博话题阅读量已超3.2亿。大部分网友表示,学的绝对是“斯人”,这段话背得滚瓜烂熟;也有少数网友称,学的确实是“是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10月26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对媒体表示,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此外,有网友评论称,在四库全书刻本《孟子集注》(宋·朱熹 注)、明代刻本《孟子注疏解经》(汉·赵岐 注)等古籍中,也都为“是人”的写法。

记者查阅人教版2017年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也发现,在《<孟子>三章》这篇课文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里,这段话的确写为“是人”。

人教版2017年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封面及内文。

人教版2017年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封面及内文。

为什么大部分网友觉得是“斯人”?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彭玉平认为,早期文本应该都是用“是人”,“斯人”的说法目前比较流行,主要是因为现代汉语更习惯“斯人”的用法,这种表述更接近现代人的语言习惯。

彭玉平说,“斯”和“是”两个字,意思是一样的,都表示“这”,至于如何由“是”变成了“斯”,这就要细细追寻了。“不过,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个问题不用太计较,一般不影响准确交流。”

“《孟子》原典和后世的著录与引用均作‘是人’,‘斯人’的用法可能是从明清小说开始的。类似的异文有陶渊明诗‘其人虽已没’,一作‘斯人虽已没’。从深层次来说,‘是人’‘其人’和‘斯人’属于古籍校勘的问题。”暨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古籍研究所教授王京州说,大众的印象当作“斯人”,或与“斯人”更符合我们对古典语言的想象有关,如“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独憔悴”等。王京州说,经典文本中其实存在很多比“是人”“斯人”更重要的异文问题,如“高山仰止”与“高山仰之”、“牛马走”与“先马走”等。

“‘咬文嚼字’是文人、学者的工作和习惯,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一起‘咬文嚼字’的群体扩大了。”王京州说,尤其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种耳熟能详的古人名言,更容易引起公众的讨论,这也是一种古典情怀的体现。

广东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谢家祭表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中“是”四声 ,“人”二声,两个字连读,读快了“是”的四声就比较容易变成一声。这篇经典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是必背课文,大家在上中学的时候都要求背诵,多数同学平时背课文都会速度比较快,容易混淆。

“‘斯人’一词古文用得比较多,出现频率远远高于‘是人’。”谢家祭介绍,中学也有一篇经典课文《岳阳楼记》,其中有一句“微斯人,吾谁与归”,“斯人”的“斯”又正好是一声。人的记忆有的时候是不可靠的,可能会发生“移植”,于是“是人”慢慢地就容易被记忆改造成“斯人”。

你学的是“是人”还是“斯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记者】汪祥波 马立敏 陈理

编辑 施心怡
校对 谢日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