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壮观!中开高速银洲湖特大桥合龙

南方+ 记者

00:45

(中开高速银洲湖特大桥合龙,时长共45秒)

视频︱壮观!中开高速银洲湖特大桥合龙

10月27日下午4时,由中电建路桥集团承建的中开高速控制性节点工程——银洲湖特大桥中跨顺利合龙!

银洲湖特大桥中跨顺利合龙仪式现场。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银洲湖特大桥中跨顺利合龙仪式现场。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10月27日下午,银洲湖特大桥中跨顺利合龙。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银洲湖特大桥坐落于江门市新会区,全长4701.2米,跨越银洲湖黄金水道,连接新会区三江、双水两镇,并通过三江互通和双水互通对接江门大道南东线、西线,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银洲湖特大桥主航道桥、辅航道桥及其东、西引桥。其中主航道桥是双塔双索面混合式结合梁斜拉桥,主跨530米,拉索采用空间双索面扇形布置,主塔两侧各分布24对索,全桥共96对索。索塔采用A型桥塔,塔柱高达203.821米,共分37个阶段施工。索塔基础桩径达2.8米,最大桩长约70米,属于大直径超长基桩。

中开高速银洲湖特大桥合龙。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中开高速银洲湖特大桥合龙。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银洲湖特大桥施工区域台风多发,跨越高等级航道,地质环境复杂,施工敏感点多。”中开高速第八项目经理部常务副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潘发晶介绍说,围绕大桥建设重难点,项目参建各方齐心协力,积极协调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完善施工工艺,在设计及建设过程中创下国内多个“之最”:国内首创混合式PK箱组合梁斜拉桥结构;国内首创“中跨大节段吊装+边跨牵索挂篮悬浇”的双悬臂不平衡施工方法;主墩浮式钢覆复合材料防撞设施为国内防船撞最高等级;首创动态调整、分期实施防护体系等。

主航道桥是双塔双索面混合式结合梁斜拉桥,主跨530米。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主航道桥是双塔双索面混合式结合梁斜拉桥,主跨530米。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据不完全统计,依托银洲湖特大桥工程,中开高速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国家级QC成果2项、省部级QC成果15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成功应用“复杂地质条件下‘钻冲法’桩基施工工法”“超高塔柱液压爬模施工工法”“新型PK箱组合梁大跨径斜拉桥双悬臂不对称施工工法”,相关成果荣获“2020年国家工信部科技技术成果奖”“中国电建集团创新创效成果一等奖”“全国首届电力企业班组创新创效成果二等奖”。

“目前银洲湖特大桥中跨合龙后,将抓紧进行后续预应力施工、护栏及桥面沥青面层施工,计划年底具备通车条件。”中电建(广东)中开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朱伟说。

年底中开高速江门段全线具备通车条件。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年底中开高速江门段全线具备通车条件。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银洲湖特大桥中跨的顺利合龙,是继磨刀门西江特大桥合龙后,中开高速江门段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为年底中开高速江门段全线通车目标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基础。这里将成为广东江门新地标,未来江门市内外交通将更便捷,对进一步凸显江门区位优势,促进江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银洲湖上,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银洲湖上,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据悉,中开高速公路是连接珠三角区域重要的东、西向大通道,对接深中通道,未来将成为粤西地区往来港澳及珠三角东部的一条快速通道。其中,江门段主线全长85.597公里,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中开高速和深中通道正式通车后,从江门中心城区前往深圳将只需1个小时左右,比原来缩短近1个半小时。

船只穿过大桥合龙位置。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合龙位置俯瞰。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特大桥跨越银洲湖黄金水道。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特大桥跨越银洲湖黄金水道。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夕阳照在拉索塔上。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极具美感的拉索塔。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极具美感的拉索塔。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采写/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杨兴乐

【策划】李俊

编辑 钟惠琳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