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不怕巷子深!欢迎到罗浮山“一醉方休”

惠州发布
+订阅

罗浮山客家娘酒

客家娘酒也叫“老酒”,

其味香甜、微酸,

是客家地区代代相传,

喜庆节日招待亲朋好友的必备之酒。

今年7月

罗浮山客家娘酒制作技艺被列入

博罗县第十二批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历史渊源

罗浮山客家娘酒

罗浮山酒文化历史悠久,最早由酥醪观的传说,秦始皇派安期生来罗浮山采长生不老仙药,其中偶遇仙女,在罗浮山北麓发现一眼不凡山泉,一天俩人在此畅饮玄壁之香酒,最后呼吸水露成酥醪,由此成了酥醪观的由来。苏东坡“三山咫尺,不归去,一杯付与罗浮春”。古时罗浮山家家酿酒村村酒香,使苏东坡也忍不住酿起酒来,其中苏东坡的“真一酒”就是黄酒。

今天

小编就带你们去看看

罗浮山客家娘酒的制作过程

↓↓↓

好山好水酿佳酿

罗浮山客家娘酒坊

坐落于仙山福地的罗浮山下的清水湖景区

这里四面环山,

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

泉水充沛甘甜

这里周围无村庄

方圆十多公里,无污染

环境优美是酿造娘酒的极佳之地

罗浮山地处北回归线

地处南亚热带气候区

雨量充沛,水质优良,土质肥沃

土壤中微生物种类及数量丰富

这也为酿造罗浮山客家娘酒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罗浮山底蕴厚重诞生了大雅文化

也继承了百年的酿酒传统

罗浮山客家娘酒的酿造工艺源远流长

在深厚的文化熏陶下酿造出的佳酿

品味一种极致

未入喉,已醇香四溢

犹未品,已流露不凡

罗浮山客家娘酒的酿造“秘诀”

罗浮山客家娘酒传承

主要是配方、制作技艺,

现由广东惠州市博罗县罗浮山清水湖农庄继承

俗话说,粮为酒本,曲为酒骨

粮食的好坏对酒的品质

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编这就带你揭秘去

0择日与酿造前准备工作

娘酒酿造只选每年的九月初九日早晨九时一年一酿,酿前几天必须打扫清洁场地,保证场地干净卫生无异味,炉灶,铁锅等工具需用布惊叶(青草药)洗刷干净,酒缸用布惊叶浸泡三天后洗净并晒干待用。

0选料

选用优质糯米、酒饼(纯植物制酒曲)、原始乌豆、粟米(未改良),粬米。

03 浸米

把米淘洗干净,浸泡1小时。

04 焖饭

早晨九点开始点火,把浸泡好的米洗净入锅,先大火煮沸,再文火把米焖熟,这期间火候掌握需十分到位。

05 入酒饼

米饭起锅在操作台摊开待凉,温度在35°左右不烫手时均匀撒入已打成粉末状的酒饼,同时倒入适量的温开水把米饭与酒饼翻滚拌匀,进缸封盖。

0发酵保护

酒缸周围布满布惊叶,末药草(这些青草药清香能保持空气清新,避免污秽邪气入侵,发酵期间需特别保护,稍有不慎,就会变酸变苦导致前功尽弃。

0三次加水

经过七天发酵米饭已初步糖化有微微酒香飘出,此时需加少许温开水翻动一遍并在米饭中间搭个沉窝,十五天左右已酒香满屋,酒娘(酒汁)流入酒窝,此时再次加入适量温开水再翻动再捲个酒窝,此后每三天舀酒窝的酒娘淋周围的酒饭一次,三十天左右已酒香四溢,酒窝酒娘已满,此时第三次加入足量温开水再次翻动,经过四十九天发酵成熟,酒糟沉入缸底,香甜的娘酒就诞生了。

0掺酒(出酒)

用酒擂(竹制品)扦进酒缸,把酒与酒糟分离,舀进小口的酒缸,用碗盖上。 

0灸酒

酒坛排好扶上稻草、谷壳、黄泥拌和的泥巴(目的是避免酒坛与火直接触碰到)周围撒满谷壳,点火慢慢(阴火)焚烧,每隔一段时间需及时喷水,不能有明火起来,约6小时左右,酒埕的酒蒸汽升腾,浓浓的酒香散发开来,酒沸翻滚开了再放入已炒制好的乌豆、粟米,此时酒的颜色变成了褐色,清香新酒变成醇厚香甜,特别是原来的湿气的酒性变为温和、补脾暖胃、补身、美容之酒。

罗浮山客家娘酒的传承

从泡粮,初蒸,闷粮,摊凉,下曲

再到入窖发酵,蒸馏取酒,分段贮存

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

将粮食变成人间佳酿

与自然共酿美酒

经年贮藏,酒陈越香

醇厚甘冽,陈香优雅

斗转星移

罗浮山客家娘酒传统酿造技艺

传承百年 

保留了原生态传统工艺特色

是工艺的坚守也是历史的见证

罗浮山客家娘酒

来源:博罗旅游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