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大湾区“米袋子”探访录① 3个省级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湾区提供优质大米

南方+ 记者

■开栏语

河源市自然禀赋优越,农业资源丰富。近年来,河源市坚持科技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兴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聚焦绿水青山和油茶、蓝莓、鹰嘴蜜桃、猕猴桃、柠檬、茶叶、板栗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已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茶罐子”“水缸子”“油瓶子”。

为便于读者深入了解河源“米袋子”发展近况,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和通讯员深入河源各地,实地采写、拍摄了“大湾区‘米袋子’探访录”等系列文图视频全媒体报道,首篇报道今天发布,接续报道陆续推出。敬请垂注。


金秋时节,河源大地沃野如画,放眼望去,一片片黄灿灿的稻田分外喜人,金色的稻穗与湛蓝的天空、葱郁的绿树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五彩斑斓的田园丰收盛景……

龙川田心镇“航天水稻”收割现场。

近日,龙川县田心镇200亩“航天水稻”迎来丰收季节,收割机在稻田中穿梭往来,收割、粉碎稻秆、装车等工序一气呵成。据介绍,田心镇所种植的“航天水稻”名为“航聚香丝苗”,预计亩产可达1000斤,总产量预计达20万斤。这个品种的水稻品质好、产量高,每亩可为农户增加500元至600元的收入。

国以农为本,农以粮为先。近年来,河源把培育优质水稻作为八大农业产业之一,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如今,河源航天水稻种植逐渐铺开,智慧无人农场使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稻鱼共生、稻虾共生等种养方式层出不穷……

目前,河源累计获批创建3个省级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持续推进完善农田设施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超百万亩,河源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优质“米袋子”。

3个省级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奏响发展“交响曲”

河源地处粤北,水资源优势得天独厚,东江水自北向南逶迤而去,万绿湖如同翡翠点缀在客家古邑大地。近年来,河源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境内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排名长期居全省前列。

优异的生态环境为河源创建省级丝苗现代米农业产业园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5月,东源县丝苗米产业园、和平县丝苗米产业园同时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产业园”。连同此前已成功创建的龙川县丝苗米产业园,河源已共有3个省级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

河源市东源县柳城镇下坝村3700亩的万绿智慧无人农场。

河源市东源县柳城镇下坝村3700亩的万绿智慧无人农场。

金秋丰收时节,东源县柳城镇无人智慧农场机械轰鸣,风吹稻浪泛起阵阵清香,宽阔整洁的乡间小道上,运粮车辆繁忙穿梭往来。据介绍,东源县丝苗米产业园内共有7家实施主体,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企业2家。东源县丝苗米产业园以国家航天育种中心、华南农业大学等为依托,建成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专家工作站、农业农村部功能食品重点开放实验室等平台,培育了广东兆华等一批育种繁植推广一体化种业企业,自主研发并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丝苗米品种达18个。

和平县省级丝苗米农业产业园。

和平县省级丝苗米农业产业园。

在和平县,刚刚收割的丝苗稻谷莹润饱满,清香扑鼻。据介绍,和平丝苗米有“和平丝苗,米中碧玉”的美誉。用和平丝苗米做成的饭,香气怡人、口感软糯。近几年,和平丝苗米品种选用省农科院推荐的美香粘、黄花粘和象牙粘等优良品种,产值高出普通大米4—5倍,良种覆盖率达100%。和平水稻产业已初步形成了水稻种植、稻谷烘干、稻米加工、稻谷仓储、冷链物流、电子商务、休闲体验等完整的产业链。

龙川县田心镇霍山航天水稻种植示范点,金灿灿的“航天水稻”开镰收割。

在龙川县,从北至南贯穿龙川全县的丝苗米种植基地一望无际,收割机在田间来来往往,将缕缕稻穗转变为金黄的谷粒。龙川县是“国家级粮食生产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广东省产粮大县”。龙川丝苗米产业园区内从事种植加工的农业企业共有8家,园区内还有河源首个无人机直播示范基地、日产量达100吨/天的丝苗米加工生产线,产业园内实施主体拥有注册商标40个,作品著作权5个。此外,龙川大米获得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越王贡米获得了粤字号品牌。

放眼河源广袤农村,三大丝苗米现农业代产业园强势崛起。未来,河源将加快推动产业园建设提质扩容,有序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扩规模、提效益,发挥三大丝苗米产业园合力,实现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发展。

高科技耕种助力河源乡村振兴提速

今年2月,河源首个无人智慧农场(下称“智慧农场”)在东源县柳城镇下坝村智慧农业示范园建立。智慧农场由东源县政府牵头,东源国资委下属农业托管公司广东万绿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及其团队合作共建,计划用5年时间打造一个面积达500亩、广东最大的水稻无人农场。

智慧农场内,无人驾驶收割机正在农田内忙碌。

智慧农场依靠北斗卫星系统和5G信号,实行无人驾驶插秧机插秧、无人驾驶收割机收割、无人驾驶运粮机运粮、机械化烘干,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智能化”,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真正做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智慧农场还有1700亩田地开展水稻制种,此次制种的水稻品种为深两优898和九两优香粘,都属于优质丝苗米品种。它们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产量将会更高,这批种子将在明年春季走向市场。广东万绿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键宽介绍,在丰饶的土地上进行水稻制种,可以提升土地附加值,水稻制种亩产产值最高可达5000元。

借助科技力量发展高效现代农业,不断发挥土地种植粮食的最大效益等,让河源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全市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7772元上升到2021年的19146元。

【策划/统筹】蒋才虎 姚文凤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余佩  通讯员 姚文凤

【摄影】通讯员 杨坚

编辑 梁甘堂 卢冬红 钟烜新 甘韵矶
校对 陈大钻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