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坚果
我们大都见过它们带壳的版本
但只有一种坚果除外
那就是腰果
腰果也属于坚果
我们却没见过它的壳
难道腰果本身就没有壳吗?
和科普君一起来看
仔细回想一下,市面上见过的腰果是不是都长这样?
世界坚果
从巴西雨林到四海为家
你见过长在树上的腰果吗?它长这样~
腰果,这种漆树科植物的老家在巴西东北部的雨林中。在16世纪的葡萄牙探险家到来之前,它们就已经是当地人的美食了。
葡萄牙人对这种坚果宠爱有加,很快就把它们带到了东部非洲的莫桑比克,开出了大片的耕地来种植。而腰果倒是也争气,对土壤环境不挑。很快,最初的几颗种子就变成了大片大片的腰果树林。在此之后,腰果传进了周边肯尼亚,没有多久就在东非大西洋沿岸站稳了脚跟。
腰果
不过,东非生产的腰果还是远远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商人将腰果的树苗带到了印度。腰果又一次挑战成功,在印度找到了新家。
在随后的日子,又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拓展到了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并且还以不同的形象出现,比如在印度,它们就可以被磨成腰果酱,作为咖喱酱汁的底料,同时也会以完整形象出现在咖喱和海鲜大菜中。
咖喱里的腰果
当然,在更多时候,世界各地的人们还是喜欢直接用盐或糖对整粒腰果进行简单调味,然后就送入口中了,因为它们的自带的香味已经足够诱人。时至今日,腰果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坚果。
腰果
世界坚果
逃出"果皮"的怪种子
为什么这么受欢迎的腰果,却从来没见过带壳卖的呢?其实答案很简单,腰果壳是有毒的。这种漆树科植物有自己的“防身”利器——腰果壳油。腰果壳油中含有以腰果酚为代表的一些化学物质,可以侵蚀人的皮肤,这也是腰果所在的漆树科植物所共有的特点。据说,腰果最初就是当作毒药来使用的。爱嗑坚果的小伙伴们一定伤心了,完全没有办法享受“嗑”腰果的快感呢。
腰果外面的果壳有毒,此处是未成熟的腰果
在机械剥壳设备应用之前,给腰果去壳是件艰巨的任务,先要把腰果晒干,然后,把它们放在火上烤,直到大部分有毒的腰果壳油散去,果壳炸裂,才能取出果仁。即使有手套的保护,去壳工人也时常会受到毒害。
用机器剥腰果,也必须戴上手套
随着对腰果壳油的研究深入,这种毒药被赋予了很多新的用途。比如,将这种物质当天然的杀虫剂。不过,腰果壳油更重要的用途是在塑料里面。其中所含的酚类化合物可以改善高分子材料的结果,让分子之间结合得更紧密,形成更多的网状结构。这样就可以大大改善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提高它们的耐磨性。另外,腰果壳油还可以增强橡胶的耐热性和弹性。毒药外壳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新位置。
腰果
从植物学的角度来看,腰果的壳和花生壳倒属于同类,因为它们都是果皮。不过,与花生只有干巴巴的果实所不同,腰果除了提供干香的种仁,每粒还附赠了一份多汁的“果肉”。
腰果附赠的果肉并没有包裹在果仁外面,而是长在了坚果的屁股上。这个被称为“腰果苹果”(cashew apple)的东西,实际上是被称为果托的结构。最初只是为花朵提供附着的位置,等花儿凋谢,种子长大后就变成个膨大的顶着种子的结构了。
腰果苹果
它看起来更像是个大梨。跟强悍的果壳不一样,“腰果苹果”柔软多汁,酸酸甜甜的。在腰果的产地,“腰果苹果”都是当做水果来销售的,但它的外皮很脆弱不适宜运输,所以非产地是很难吃到的。
腰果苹果
不过同花生干巴巴的果实不同,除了提供干香的种仁,每粒腰果还附赠了多汁“果肉”。
除了直接当水果,在巴西,腰果汁是种十分受欢迎的饮料。在印度,会从“腰果苹果”中榨取果汁,将果汁装在容器中,经过3天左右的发酵过程,再经过蒸馏就可以得到腰果酒了。在另外一些地方,如坦桑尼亚,“腰果苹果”会被晒制成干,然后再用来酿制酒精含量极高的酒。据说腰果酒的口味还不错,只是不知道用腰果仁来配腰果酒,味道会如何。
小贴士
如何挑选好腰果?
好的腰果外形是否呈月牙状,颜色得是乳白色的,看上去饱满,味道香浓,油脂丰富,有斑点,符合这些特点的才是好腰果。
吃腰果的要适量
因为腰果里面含有草酸盐,可以被胃肠道吸收,导致肾结石。特别是有肾结石倾向的朋友吃腰果一定要适量,否则有可能加重病情。能不能吃,吃多少,还是听医生的建议。
保存腰果要阴凉
另外,腰果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容易因为氧化而变质。所以那些享用不完的腰果,应存放于密封罐中,放入冰箱冷藏保存,或者可以把它们摆放在阴凉、通风处。当然,尽快吃完是最好的选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