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厕由区全面接管!惠州市仲恺高新区的农村厕所革命未来三年这样干!

南方农村报
+订阅

全区农村公厕由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中心接管,全面升级改造,统一建设标准,纳入一体化保洁范围。惠州市仲恺高新区率先全省实现城乡公厕一体化管理,目前相关工作已开展。

南方农村报记者从惠州市仲恺高新区农村工作局了解到,《仲恺高新区2022-2025年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印发。《方案》全面推进农村厕所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工作。到2025年底,全区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实现全覆盖,有条件的户厕和公厕尾水接入污水管网实现应接尽接,标准化公厕按需建设,长效管护机制健全完善,农民群众普遍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据悉,仲恺高新区首批共有21座农村公厕纳入接管与改造范围,并由区财政保障常态化保洁费用。

五项行动推进户厕质量提升

《方案》明确了三项重点任务:全面开展整村厕所革命摸排工作、整村推进户厕质量提升、提升农村公厕建设和管护水平。

全面开展整村厕所革命摸排工作方面,要求从2022-2025年,各镇(街道)每年2月底前完成25%的行政村(涉农居委)整村厕所革命摸排工作。《方案》还明确了一系列重点摸排内容,要求每年计划摸排的镇村要开展拉网式、全方位大排查,逐村逐户逐厕,确保不漏一厕,并做好摸排台账,制定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整改提升年度任务清单。

整村推进户厕质量提升方面,《方案》指出由各镇(街道)开展五项基本行动,包括开展防渗漏专项行动、开展化粪池改造行动、开展厕屋等设施提升行动、开展户厕尾水接管网行动、开展生活污水排放检查整改行动。

农村公厕由区实施常态化管护

提升农村公厕建设和管护水平方面,《方案》明确三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按需建设农村公厕。人口规模超过300人的自然村应按实际需求设置农村公厕,农村公厕建设要按照《惠州市农村公厕建设指引》要求进行建设,切实做到科学选址、建材标准、合理布局,既方便农民使用,又易于管护。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对农村公厕实施常态化管护,制定农村公厕管理标准、检查监管、绩效考评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长效管理保障机制。

二是提升现有农村公厕,对以后规划布局综合考虑新建配套。对辖区内不符合标准的公厕进行修缮和改造提升,对发现的旱厕和已废弃公厕应立即拆除或按实际需求进行改造提升。农村公厕整改完后按有关要求移交区环卫部门统一管护,管护标准做到“四净三无两通一明”(地面净、墙面净、厕位净、周边净,无溢流、无蚊蝇、无臭味,水通、电通、灯明)。

三是提升农村景区和学校公厕。按需建设农村景区公厕,根据实际现状对已有景区公厕、农村学校公厕进行维修升级改造。农村景区和学校厕所尾水有条件接入污水管网的应接尽接。鼓励村委会、商场、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开放厕所。

改厕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方案》指出,农村厕所革命要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的基本原则,农民是厕所革命的主体,改厕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政府重点抓好规划编制、标准制定、政策鼓励、示范引导等,不搞大包大揽、强迫命令。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民而建,把农民认同、农民参与、农民满意作为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根本要求,贯穿改厕工作始终。

资金如何保障?《方案》明确,健全市级财政支持、区级投入为主、乡镇财政为辅的政府投入机制,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引导农民自愿改厕,重点支持厕所改造提升、后续管护维修、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鼓励镇(街道)探索推行政府定标准、农户自愿按标准改厕、政府验收合格后按规定补助到户的奖补模式。

区农村工作局大力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检查指导,定期组织“回头看”,及时发现问题、抓好整改、完善政策,切实提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实效。区农村工作局对工作落实到位、农民群众满意的镇(街)村给予表扬激励,对措施不力、工作不实、搞虚假形式主义、劳民伤财无效实施的报纪检部门严肃追责问责。

END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杨雪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