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下,新丰县城后山公园内孩童欢乐地嬉笑玩耍,老人悠闲地下棋、练习歌舞;夜幕降临后,人们在新丰江边悠闲地散步、排遣劳顿……平静、安逸的生活环境,折射出群众对社会治安环境的放心和满意,这是新丰县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取得成效的生动体现。
新丰县城新貌。潘慧恩摄
近年来,新丰县坚持守正创新,勇于先行先试,纵深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致力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高位推动
找准发展方向
平安,是发展之基、民生之盼。新丰县坚持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新丰建设的重要切入点。2020年,以中央政法委批复同意韶关市为第1期试点城市为契机,高位推进、精心组织、统筹布局,周密制定实施方案,层层抓好落实,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深入开展。
其间,新丰县成立县委平安新丰建设领导小组、县委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及新丰县迎接广东省第1期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中期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印发《关于县委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和职责的通知》,细化明确县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班子成员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平安建设职责,全面建立起平安建设领导协调制度机制。
新丰召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镇(街)样板工程现场会。
在具体实施内容方面,围绕11个板块、63项重点任务和6项负面清单,建立权责清单,确保权责明晰,工作落实到位。
将“社会治理”及“平安建设”专章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压紧压实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责任,确保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落地见效。
在试点工作带动下,新丰县政法工作核心指标持续向好,“县城门(楼)牌一期工程”这一独具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方案受到市督导组肯定,并当作亮点写入督导检查情况通报。
崇德向善
激发道德力量
“有人落水了,有人落水了……”今年8月17日20时,急迫的呼救声打破了新丰江县城段宁静的夜色,正在附近散步的市民潘建命循声望去,只见1个小身影正在水里挣扎、起伏……
危急关头,潘建命没有丝毫犹豫,纵身一跃跳进水里,拼尽全力带着落水男孩安全游回岸边。看到被救孩子安全后,潘建命默默地消失在围观的人群中。潘建命奋不顾身的救人之举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传承发扬的真实写照,感动着许多人。8月24日,新丰县公安局举行见义勇为颁奖仪式,对潘建命进行表彰。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新丰县深刻认识“德治教化”重要作用,多措并举致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丰样本”,让市域社会治理建立在更高的道德水准上。
新丰县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道德建设,引领核心价值新成效。
打通精神文明建设县镇村贯通渠道,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开展公益宣传、好人好事宣传,推出“新农人”“农民工匠”“最美村支书”等鲜活而接地气的人物典型48个。同时,稳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社会化、专业化,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2021年至今,新丰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建设,引导成立了175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志愿实践活动4000余次。
文明创建,提升精神文明素养。
——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先后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道德模范进校园宣讲活动3场,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养犬、文明用餐等主题宣传实践活动48次,参与人数超15000人次。2021年5月至今,发动青年团员、返乡大学生等力量近8000人次,有序投身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防控工作。
——围绕文明村镇创建,倡导文明新风。成功创建县级文明村130个,其中35个县级文明村正在创建韶关市文明村,5个行政村成功申报创建省级文明村;3个行政村成功申报创建全国文明村。
——围绕文明单位创建,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国家税务局新丰分局成功申报创建2021-2023年国家级文明单位,新丰县融媒体中心等5个单位成功申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新丰县财政局等9个单位成功申报创建市级文明单位。
——围绕文明家庭创建,深化家庭美德。新丰县委组织部、县纪委监委、县委宣传部、县妇联联合印发《新丰县忠诚立家风行动方案》,开展家庭助廉活动22场,切实以好的家风涵养好的社会风气。
2021年,新丰荣获市级“十大最美家庭”1户、“十大优秀书香之家”1户;县级“最美家庭”37户、“优秀书香之家”29户,市级“绿色家庭”1户。2022年,朱能法家庭获评广东省十大“最美家庭”,邹文慧家庭获评全国“五好”家庭。
——围绕文明校园创建,深化文化建设。以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常态化开展文明校园动态督导。目前,该县成功创建22所县级文明校园、18所市级文明校园。2021年县城第一小学成功申报创建省级文明校园。
榜样选树,放大“好人”效应。
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优秀书香家庭”“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选树和宣传群众身边的优秀家风家训及感人故事。2021年评选“新丰好人”42人,其中3人获选“韶关好人”;评选县内行业“最美人物”46人;全县评出校级“新时代好少年”230人,县级“新时代好少年”10名,1人获得韶关市“新时代好少年”称号。2022年上半年评选出“新丰好人”17人。
依托红枫家庭服务中心、“妇女之家”等阵地,组建55人的新丰县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开展线上线下“家庭教育大讲堂”公益活动200多场,近5000人受益。
此外,新丰县以节庆为契机,关爱慰问“身边好人”、致敬礼遇“道德模范”,全县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务实创新
提升治理效能
社会治理的最好办法就是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
在新丰县智格工程(数字)办公室的墙上,记者见到这样一张网状图。图上鲜红的标线将新丰主城区划分为37个区块,每个区块就是一个网格,大小适度、边界清晰。
近年来,新丰县以建设“平安和谐新丰”为目标,以网格化管理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合理划分网格,优化人员配置、规范管理模式、完善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按照“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新丰采用“1+1+N”的模式组建网格力量,将全县划分基础网格421个,并配备专兼职网格员467名,确保网格服务高效运行。
网格员结合日常巡查纠正商户占道经营行为。
网格员通过日常走访入户,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矛盾纠纷处理,将一张张信息完整的入格事项待处理单及时按类别上报至“智格工程”平台,再由专职网格员按职责分工将相关事项分流至相关职能部门解决。
同时,借助科技优势建立健全部门联合巡查和联动处置机制。新丰县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大力实施“雪亮+智格”工程,凝聚网格内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探索共治工作机制,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效率和水平。截至目前,新丰县“雪亮+智格”工程已安装300多个摄像头,并积极整合各级各类视频资源1700多个,实现全县行政村“雪亮+智格”全覆盖。
如今,“雪亮+智格”工程成为新丰县市域社会治理的一大“利器”。公共场所垃圾清理、户外广告牌松脱、车辆乱停放……一项项待处理事项,被精准“派单”给各职能部门。
网格员协助疫情防控排查工作。
今年以来,“智格工程”平台共上报事件18949宗,已办结17264宗,总体处置率达91%,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切实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城市管理提供智治保障。
此外,新丰聚焦安全生产领域、道路交通领域、公共卫生领域和消防风险领域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领域,大力开展平安系列专项行动。
先后完成危桥改造7座、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处,排查国省道隐患33处并已完成治理工作;同时严防新冠肺炎疫情,组建流调队伍50人,采样队伍554人,检验队伍18人,各村(居)“三人小组”共673人(包含村(居)干部156人、驻村民警156人、村医156人、居家健康监测服务管理人员205人),全力服务疫情防控,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注重发挥法治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的保障作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进多元解纷机制改革,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基础性作用,加快一元解纷向全社会共同参与多元化解的转变,有效减轻群众诉累和增强基层诉源治理效能,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2022年上半年,全县推进诉前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18宗,多元化解结案占比为93.25%,解纷化解率在全市排名前列。
立足实际
培养品牌项目
走进秋日的新丰县梅坑镇大岭村,一座青砖黛瓦的古民居,在野草、稻谷、竹林的掩映下别有韵味。它是新华第,一座建于清朝年间,历经百年风霜洗礼,见证岁月变迁的客家围屋。如今,经过修缮后,它正以“红色”新面貌静待人们慢慢靠近,感知那份悠悠古韵。而这得益于2021年初,一场将“新华第打造为李任予革命历史陈展和学习教育基地”的行动。
位于国道105线旁边的大岭村塘陂岭片共有老一、老二、大门、水门四个村民小组106户503人,世居村民主要为朱、潘两姓。2019年,塘陂岭片在村“两委”指导下,通过村民协商和投票选举,创新成立村民理事会。
新华第的大变身正是在村民理事会大力推动下实现的。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早期领导人李任予读书和生活的地方,新华第围屋有着重要的红色文化传承意义。
为此,理事会充分尊重村民意见,围绕打造“传承李任予革命精神”的红色教育基地进行议事协商并达成共识,全力推动红色文化品牌建设。
去年开始,理事会在上级部门大力支持下,积极搜集李任予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往事,特别是深入挖掘李任予参加革命的光辉历史,在新华第围屋精心打造红色革命文化宣传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李任予的革命英雄事迹和战斗历程,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新活力。
同时,理事会成立后,塘陂岭片全面开展以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村民参与为内容的议事协商社会治理新模式,并把议事协商与“公助民办、全民参与”的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打造创新社会治理的“大岭样板”,确保“小事不出村、村内事情村解决”。
截至目前,塘陂岭片在理事会的组织下,安装路灯、兴建文化室、建设文化广场、新建自来水池、铺设绿道、修缮巷道……议事协商为民办实事取得良好效果。
自2021年11月被民政部办公厅确认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以来,大岭村紧抓政策机遇创新社会管理,打造出基层社会治理“大岭样板”,成为新丰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案例的生动写照。
创新,是新丰因地因时制宜,不断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词。自2020年以来,新丰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总要求,结合实际,创造性实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1+7”工程(即县级打造一个品牌、镇级实施七个创新案例样板),不断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质增效,赋能平安新丰建设。
云髻心房。
目前,县级样板工程“云髻心房”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站(室)已基本完成阵地建设,组建一支24人的社会心理服务专家团队和10人的志愿服务团队,并不断完善工作制度机制,总体工作正有序开展。
镇级样板工程方面,马头镇聚焦数字赋能,以数字化建设为突破口,与中国电信新丰分公司签订数字乡村示范村建设合作协议,实现县、镇、村、村小组4级视频监控全覆盖,成为“雪亮工程”的有效补充;梅坑镇聚焦议事创新,深入推进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工作,推动村级议事协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妥善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力打造“大岭模式”。
平安是福,此心安处是吾乡。如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已在新丰“开花结果”,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幸福、和谐、平安、美好的秀美小城正蹄疾步稳迈向未来。
来源:韶关政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