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根线”纳入“一张网”,葵涌基层治理有妙招|大鹏社区治理故事

南方+

 “三溪河河道边一片拆迁房屋出现脏乱差现象,严重影响市容环境且存在安全隐患。”日前,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三溪社区网格员在工作巡查中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给社区“两委”黄晓明。

葵涌办事处三溪社区作为大鹏新区最大、城中村最为密集的社区,公共停车位紧缺,辖区居民常常“一位难求”。在看了现场后,黄晓明有了主意,如果能把这个区域清理出来,再安装上充电桩,辖区居民肯定开心。黄晓明跟社区党支部书记曾锡祥一拍即合,立即行动起来。他们联系了建筑工务署、城市更新局、街道挂点社区的应急办、城管科、公事中心,多家单位达成一致。短短两个月内,一个能停放五十辆车的停车场就建好了,赢得了附近居民的一致好评。

 市、区、街力量下沉社区网格

三溪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黄利平告诉笔者,基层治理就是在不断地迭代升级,比如三溪社区先后推出过“8+N”“社区网格合伙人”,都是从基层自治的角度解决社区的难题,过去总说社区是“一根针”,现在街道推行“街社一体1+1+N”工作机制,将社区变成“一张网”,市、区、街力量下沉社区网格,志愿者们热心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小网格”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工作机制的整合,让基层承载能力增强,让治理效能提升。

与三溪社区一路之隔的坝光社区有自己的一套“打法”,作为曾经全市最大的整村搬迁社区,八年来,坝光居民适应了从“村居式”到物业小区这种居住形态的变化,坝光社区党委也要超前一步。推行“1+1+N”网格化管理模式以来,坝光社区主动思考,因地制宜,将社区“大党委”“普直联”以及“党员双报到”等工作机制有机结合,成立坝光社区“硬核队伍”领导小组。

坝光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陈吉祥告诉笔者,他跟社区党支部书记林吉祥是领导小组的“双组长”,因为名字的原因,他们经常被大家称为“双吉祥组长”。

坝光的“硬核”队伍有党员先锋队、防控巡查队、商业防疫宣传队、卡点值守督导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队、信访维稳工作队、特殊群体帮扶志愿服务队、网格预备服务队、志愿服务队等9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我们‘N’的力量,居民们对我们的工作也十分认可,而且我们真的做到‘守点、查线、控面’”。谈到“1+1+N”网格化治理模式,林吉祥信心满满。

将在城中村、物业小区 试点“1+1+N”模式

笔者在葵涌街道走访时了解到,“1+1+N”模式也得到市直党代表团队、“一对一”对口单位的好评。疫情期间他们下沉街道支援防疫,他们积极助力解决交通难题,为葵涌发展建言献策,真正实现了平时管用、战时能用,将“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变为“上面千根线、下面一张网”

“起初我们通过‘1+1+N’工作机制下沉到社区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后来慢慢地就参与到了安全生产、综治维稳、环境治理等工作。社区工作人员不容易,希望我们的加入,能为他们减轻一些负担,也能尽一份力把我们的葵涌建设得更加美好!”葵涌街道下沉干部吴宇虹如此表示。

 葵涌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向笔者介绍,当前,葵涌街道党工委正以三溪社区、坝光社区为试点,首推城中村、物业小区“1+1+N”管理模式。接下来,葵涌将朝着“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目标,持续深化“街社一体1+1+N”网格化治理模式,推动其余7个社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实施方案,变针为网的基层治理实践已在葵涌蔚然成风。

【撰文】郑婷婷 王仰虹


编辑 郑婷婷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