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联合财险梅州中心支公司总经理张惠生:聚焦农业保险发展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南方日报·梅州观察

“我们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三农’、服务民生,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提供保险服务,在政府、农户、保险公司共同参与的农业风险分担机制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提升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农业健康发展,维护农村经济稳定。”近日,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梅州中心支公司(下称“中华联合财险梅州中心支公司”)总经理张惠生接受南方日报专访,他表示,2016年中华联合财险梅州中心支公司成为梅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首批承保机构,目前开办1700多个险种,截至去年公司累计上缴各类税收近1亿元,为梅州市各行业提供超过1000亿元的风险保障,连续两年被评为“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梅州中心支公司总经理张惠生。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梅州中心支公司总经理张惠生。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强农惠农

不断扩大农业保险保障范围

南方日报:中华联合财险梅州中心支公司在由政府、农户、保险公司共同参与的农业风险分担机制中发挥积极作用,请问在支持“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方面,重点做了哪些工作?

张惠生:2022年上半年,公司农业保险保费收入5547万元。为2504万羽肉鸡和83.24万头畜禽累计提供17.5亿元的风险保障,累计支付赔款2920万元,受益农户1457户次。

数据背后体现了中华联合财险梅州中心支公司积极担当作为,提升保障水平。近年来,我们积极参与梅州市政策性农业、森林保险投标,2021年成功中标五华、大埔、丰顺区域养殖险和梅州全辖区种鸽特色农业保险以及五华、蕉岭区域森林保险。同时在已中标的地区大力开展政策性农、林保险宣传签单工作,提升承保覆盖率。

我们还在政策性险种的基础上配套推广商业性农业保险,进一步提升保障范围和力度。2021年,中华联合财险梅州中心支公司农业保险保费收入8008万元,为117.83万头生猪、2513万羽家禽、279.07万亩森林、183亩油茶林提供风险保障54亿元,惠及4863户次农户(企业),累计赔款4932万元。

在今年“龙舟水”水灾期间,6月16日梅州五华县富兴种养专业合作社报案称遭受暴雨引起的山体滑坡,造成养殖场坍塌和大批量生猪死亡,损失严重。中华联合财险梅州中心支公司接到报案后,迅速反应,于次日预付灾害赔偿款50.09万元,帮助农户灾中应急及灾后复工复产,之后累计赔付84.34万元。在梅州市政策性养殖保险方面,我公司为广大农户提供保障风险的份额占比市场排名第一,支付政策性养殖保险灾害赔偿款市场排名第一。

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公司发扬国企担当精神。累计投入30.8万元,帮助五华县潭下镇模石村建立农家书屋,五华县华城镇洋田村实施桥梁改造、五华县河东镇平西村实施道路维修、大埔县西河镇扶贫助学、梅江区大园社区“美丽梅州·美好家园”公共设施建设等工作。在持续提高农业保险服务水平的同时,中华联合财险梅州中心支公司不断开拓创新,切实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振兴多做贡献。

科技创新

积极探索推进“保险+”模式

南方日报:近年来,中华联合财险梅州中心支公司为梅州重点发展行业优化金融资源,提供了哪些优质的金融服务?取得哪些成效?

张惠生:我们探索推进“农业保险+信贷”模式。主要是依托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积极探索推进“农业保险+信贷”模式,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想得到、看得见、用得着、靠得住的农村金融服务平台,进一步强化对农业经营主体的保险和信贷支持,目前该模式已经在全省试行,累计为各地市农业龙头企业获得融资增信532万元,中华联合财险梅州中心支公司也在当地积极推进中。

去年公司中标了“2021—2023年地方特色险种政策性种鸽养殖保险的全市独家经营权”,这是我们积极开展地方特色农业调研,开发特色农险险种的一个重要举措。同时我们还探索开展农产品“保险+期货”创新项目,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2021年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公司在梅州五华县应用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为养殖户提供了905万元的风险保障,保费收入27.26万元,赔款96.85万元,赔付率355.28%,有效降低因生猪市场价格波动造成的影响,得到了养殖户认可。到2022年上半年,“保险+期货”保费收入已达332万元,并开发了全国首创的生猪养殖利润指数保险,为养殖户提供“生猪价格+饲料价格”的双向保障。

在实际理赔过程中,我们注重将金融科技与保险业务相结合,打造智慧金融服务场景。例如,“农险E键通”移动端远程查勘系统,是公司总部联合国家农信中心共同设计研发的。该系统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底图和GPS定位等技术,通过整合业务流程、密切前中后端联系、实现关键节点控制、融入底图工程、对接报案及核心业务系统,综合解决当前农险业务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应用该系统能够极大地简化理赔手续,提高理赔速度,全面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能力和风险管控水平。该系统还获得2017年广东省金融科技竞赛一等奖,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好评。

担当有为

提升民生保障服务能力

南方日报:围绕梅州高质量发展,中华联合财险梅州中心支公司担当有为,秉承以“服务国家、服务‘三农’、服务民生,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提供保险”的初心使命,下一步有何工作规划?

张惠生:一方面是丰富产品供给,支持保险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我们要实现涉农类非车险扩面、增品,在农业全产业链、防返贫、农产品质量安全、预制菜、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加大产品供给,大力引导涉农创新产品试点及推广。要推进传统产品服务全面乡村振兴,发挥县域网点多的优势,在农业产业园建设、农村养老、农村基建、农村普惠医疗、农村环境治理等方面提升参与深度和广度。要深化乡村振兴“保险+服务”模式,以保险产品为依托,融合增值服务及科技应用,在灾害预警、防灾减损、质量管控、农产品溯源以及助销等方面完善我公司服务特色。

另一方面是创新产品机制,支持保险服务实体经济产业。结合地市产业特色,扩大企财险、工程险、责任险、意外险等传统险种一揽子组合投保面,为企业提供全面风险保障,争取政策补贴支持。同时要助力稳市场主体,不断丰富适合中小微企业的普惠型保险产品,推广多元化产品组合模式,助力中小微企业疫情防控和经营稳定,深化银保合作,合理运用保险机制为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还要助力企业减负,加大力度推动农民工工资支付、工程履约、投标保证、诉讼财产保全等领域保险全面代替保证金,化解风险同时盘活企业资金。

不仅如此,我们加强新市民保险服务,提升民生保障服务能力。一是聚焦“新市民”群体,推动建设新市民服务窗口(中心),开发或创新组合适宜的保险产品如服务型家财险等,借力多元化渠道全面推广,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责任险和意外险业务,提升“新市民”子女教育风险保障水平。二是积极参与大病医疗、补充医疗保险、城市“惠民保”类、长护类等项目,扩大创新“健康保险+健康管理”模式,探索面向老年人、残疾人、罕见病和慢性病者等人群的保险服务。三是强化防灾减灾服务,推动机构参与民生综合保险、野生动物伤害救助责任险、自然灾害救助责任险、退役军人救助责任险等政府救助类业务试点。

作为保险机构,我们深化防灾减损服务模式转型,落实“保、防、救、赔”一体化建设。一是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建立专业风控队伍和救灾队伍两支队伍共同协助客户做好从防灾减损到灾后救灾复产一系列工作;建立完善的防灾救灾管理制度,健全突发性重大灾害应急体系,强化工作质量管控以及考核;配齐一系列防灾防损工具,有针对性地购置风控专业装备器材以及防灾减灾物资。二是完善防灾减灾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气象灾害预警,开展防灾减灾多元化培训宣传工作以及应急演练等,持续推出微课堂小视频宣传防灾防损知识,强化每年两次的定期风险隐患排查以及重点大客户的专项风险排查服务,同时确保防灾减损资金到位,强化科技手段辅助防灾减损。三是加强与气象、农业、住建部门以及高等院校、再保公司等沟通合作,加强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加强与专业风控公司、TIS机构等第三方合作,开展事故预防服务,并组建专家库,开展风控技能培训和指导风勘工作。

原标题: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梅州中心支公司总经理张惠生:聚焦农业保险发展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南方日报·梅州观察

【 南方日报记者】汪思婷

编辑 马吉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