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推动全市打开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聚焦中山企业家座谈会

南方+ 记者

编者按:

10月25日,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与全市20名企业家代表谈体会、谋发展。一年前的10月25日,中山市四套班子成员、各镇街和市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用一天时间召开两场企业家代表座谈会,聆听企业家心声和意见建议,向全社会释放强烈信号:中山各级党委政府、广大干部一定会发自内心关心呵护企业家,发自内心高效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南方+推出“聚焦中山企业家座谈会”栏目,关注中山各镇街、部门服务企业的新举措、新成效,敬请关注。


今年8月8日,中山市投资促进局正式揭牌。当天,郭文海到投促局调研时指出,市投促局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山全面形成了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的发展格局。要在新的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引领下,形成大湾区最有竞争力之一的招商队伍,迈开新步伐,推动全市打开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中山市招商引资工作指挥部办公室(下称“市招商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招大商、大招商、招好商”工作部署,坚持“放、管、服”相结合,推动全市招商“一盘棋”落到实处。

放,就是调整新引进产业项目准入工作规则,放权激发镇街招商活力;管,就是加强对连片土地开发的市级统筹力度,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土地支撑;服,就是服务镇街、为镇街解锁项目落地难题。为提升新引进项目质量和落地效率,市招商办印发《中山市新引进产业项目准入工作规则》,围绕“抓大放小、市镇联动”,强化项目统筹协同,进一步优化招商工作机制,激发招商活力。

以向镇街放权为导向,中山在新引进项目准入工作中实行分级管理,赋予镇街项目准入审批权限。在审查地块、项目报备、履约监管方面发挥各镇街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镇街在经济发展主战场上发挥“群狼效应”。

秉承“招商项目落地要快、快、快”工作理念,中山提升项目落地效率,针对镇街自行审批项目实行“报备制”,市招商办于“报备期”内反馈准入或延伸讨论的意见,有力压缩项目纳入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库时间成本。建立“入库即供地”机制,为项目落地提供加速度。

9月27日,榄菊集团举行生产总部智慧工厂项目奠基仪式。  南方+ 廖瀚 拍摄

9月27日,榄菊集团举行生产总部智慧工厂项目奠基仪式。  南方+ 廖瀚 拍摄

今年1—9月,全市引进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254个,投资总额约46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7个、10亿元以上项目6个。接下来,市招商办将通过打造高水平专业化招商队伍、打造“工改+招商”深度协同示范性现代化产业园区、探索社会化精准招商模式等抓手,推动全市打开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整理】南方日报记者 廖瀚

【实习生】黄伟娴

编辑 王浩宇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