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奔涌①|阳江十八子第三代李梦诗:“85后”刀剪女将征战电商江湖

南方+ 记者

编者按:

民营经济在阳江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改革开放以来,阳江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其中,以阳江刀剪、服装、食品加工等特色民营企业最具代表性。目前,不少阳江民企已经走过几十个春秋,在各自领域闯出一片天地,有的成为行业领军企业,有的成为隐形冠军,这些民营企业为阳江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时光荏苒,阳江民营企业的第一代创业者已逐渐步入退休年龄,企业发展的接力棒正由“一代”向“二代”甚至“三代”传递。如果说父辈开创的事业是一座高山,这些接棒者要做的,就是传承父辈的企业家精神,让企业攀上更高的山峰,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企业,继续为阳江经济发展发挥好民企的支撑作用。

后生可畏,后浪可期。在经济加快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方向转型的今天,阳江民企的新生代接棒者正在为企业带来哪些新变化?他们如何应对新挑战、新问题,用新技术、新业态、新理念,为阳江的传统民企发展带来新动能、新活力?

南方日报、南方+特别推出《后浪奔涌》栏目,以人物报道形式,讲述一批优秀阳江民企年轻接班人带领企业创新发展的奋进故事,展现阳江新一代年轻企业家们推动阳江本土产业提质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01:14

阳江十八子第三代李梦诗:“85后”刀剪女将征战电商江湖

走进阳江子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直播间正在进行产品直播,主播正热情介绍着“十八子作”的刀具,其他办公区域,以“90后为主的年轻团队正有条不紊地忙着各自手头的工作。此时李梦诗刚结束一场项目的创意研讨会,正准备下一场数据分析会议。开会、讨论产品设计、查看销售数据,安排得满满的工作行程就是李梦诗一天的工作日常。

见到李梦诗本人时,这名“85后的十八子电商掌门人笑容明媚、谦和有礼。身兼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阳江子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李梦诗已在刀剪电子商务领域打拼了近10年。10年间,她带领团队不断开拓“十八子作”刀剪线上销售份额,让“十八子作”品牌更响亮,成为阳江刀剪线上销售的领跑者。

本期《后浪奔涌栏目,让我们一起了解阳江年轻“刀剪女将”、阳江十八子集团第三代李梦诗接过祖辈、父辈“接力棒”,征战电商江湖的故事。

南方+ 黄林 制图

成立子木电商

开辟线上销售新渠道

作为家族第三代长女,李梦诗自小学习就不错,高中毕业,她选择去国外留学,一待就是5年。5年间,除了专业课程学习,她还尝试了做服装小生意,把当时国内一些潮流的衣服卖到国外。创业的经历让她视野更加开阔,思维也更理性。毕业后李梦诗选择回到家族企业,与刀剪打交道。在她看来,阳江刀剪的前辈们历经艰辛,把刀剪产业做到了国内首屈一指,作为年轻一代,就是要传承好前辈们这种“做好一把刀”的工匠精神,努力把阳江刀剪产业做得更强,这才是刀剪人的使命。

正式加入公司后,李梦诗从基层做起,彼时懵懵懂懂却又充满激情。很快,喜欢钻研的李梦诗就把工厂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摸熟,同时也跟着父辈们学到了不少企业管理和经营方面的知识。

随着阅历的增加,眼界的开阔,加之对企业不断深入了解,李梦诗慢慢有了自己的商业思维。当时,正值互联网快速崛起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电商赛道。不少代理商找到十八子公司,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电商运营代理意见,甚至不少人希望通过李梦诗介绍,获得“十八子作”刀剪代理权。

凭着年轻人对新事物特有的触角,李梦诗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个机会。“与其交给别人,不如我们自己来做。”有了这个念头之后,她迅速着手组建团队,开始投身刀剪电商领域。

起初,李梦诗并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但年轻团队都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抱着凡事都试试的想法,大家迅速开干。2013年,在总公司的支持下,李梦诗单独成立了阳江子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属于阳江十八子刀剪制品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十八子作”品牌产品的电子商务销售和运营管理。

由于及时抢占了线上销售风口,子木电商公司成立之初便取得不俗成绩,此后每年都能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形态不断变化,从PC端到客户端,从图片到短视频、直播带货,李梦诗和她的团队一直积极创新,努力走在刀剪电商的前沿。

短视频开始兴起时,李梦诗迅速反应,将公司的新媒体团队转战至抖音,同时设立两个号,一个是剧情号,一个是“说刀”号。剧情号紧跟热点,以讲小故事的视频为主,迅速积累了大量粉丝;而“说刀”号以品牌产品为主线,分享刀工、切菜技巧,内容比较专业,粉丝数量及活跃度相对不及剧情号。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李梦诗发现,剧情号虽然粉丝量大,但大多数粉丝并不是精准客户,实际带动刀剪销量有限,而“说刀”号由于关注的多为厨师、家庭主妇等目标人群,带动刀剪销售更可观。

考虑到流量变现的实际问题,李梦诗决定关闭粉丝量大的剧情号,把团队力量更加集中到“说刀”号的运营中。

在她的带领下,“说刀”号粉丝快速增长,客户定位更加精准,销售数据也节节攀升。“有人会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这样风险比较小,但是对我们来讲,更想集中全力做好一件事。”李梦诗说。

紧跟市场需求

助推十八子作品牌走向新高度

走进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的展厅,不少新产品陈列在货架上。作为一家品牌企业,近年来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制作了多款创新性刀剪产品。

产品创新,紧跟市场需求是关键。基于互联网的交互特性,电商平台天然地距离消费者更近,更容易获取消费需求信息,为产品创新提供决策依据。“通过线上平台,让我们更了解市场,便于灵活调节产品开发思路,更快、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消费者。”李梦诗介绍,目前公司多款新产品的开发都融入了线上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因此产品也更加受到消费者欢迎。“以前是做什么卖什么,现在是消费者想买什么做什么,更加贴近消费市场。”李梦诗介绍道。

近年来,子木电商团队不断刷新线上销售数据的同时,更将“十八子作”的品牌影响力推向新的高度。面对成绩,李梦诗谦逊地表示:“不能说我们做的多突出,我觉得只是幸运地选对了电商切入口,乘上了线上销售的东风。”

与此同时,电商行业的快速变化也让李梦诗不敢有半点松懈。

“需要思考的东西很多。面对变化,我们更要勇于走出舒适圈、不断创新。”在李梦诗的带领下,团队定期组织学习,积极尝试应用新技术、新模式。2019年,短视频兴起不久,她和团队三次前往广州培训,迅速推出相关产品。起初的一段时间内,拍短视频并没有带来产出,但她始终坚持,在拍好视频的同时,不断学习引流、销售、带货等技巧,最终收获一批忠实粉丝,也带动刀剪销售量不断攀升。

“选择一个目标,大胆去尝试。过程中可能有挫折,但是不能打退堂鼓,只有迎难而上,才有可能成功。”年轻的李梦诗,展现出果敢坚毅的品质。

从电商到生产端

积极推动柔性化生产

从2013年成立至今,子木电商团队从最初的六七人,发展到如今80多人,业务覆盖天猫、京东、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据不完全统计,十八子作线上销售额占整体销售额的1/5。

在电商领域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作为集团副总经理的李梦诗,在刀剪生产环节也倾注了大量精力,这些年一直积极参与生产端改革,推动生产工艺的迭代升级。

“电商是将刀剪卖出去,视频拍得好,可能销量会有所提升,但真正决定销量的根本因素是产品的质量。”对于刀剪品质的重要性,李梦诗有着清醒的认识。

这么多年从事电商的经历,也让她对产品生产有了自己更深刻的理解。

“从线上销售来看,年轻消费者更加注重刀剪的外观颜值,而专业厨师注重产品性能。”面对个性化、不同群体的需求,让李梦诗在参与刀剪生产端改革决策时,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

传统的刀剪是大批量生产,满足消费者日常切菜等基本需求,随着消费者的年轻化以及需求多样化,需要刀剪生产端作出相应改变。

为此,李梦诗向集团提出了柔性生产的理念。“这个过程不是简单地扩大生产规模,而是推动生产更加柔性、更加匹配需求。即生产更加灵活,除了大众款式的大规模生产,也有针对特定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小批量生产,甚至是个性化定制。”李梦诗说。

目前,十八子集团正在积极推动生产端改革,让产品更加适应和引领消费者需求。比如在个性化定制方面,十八子推出了“打铁巷”手工刀剪产品,由刀剪师傅根据客户需求纯手工锻造刀剪,目前定位为高端的刀剪礼品。除此之外,十八子还加强外观设计和高端钢材研发,推出了众多款式的产品和中高端刀剪,以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

从刀剪世家成长起来的李梦诗,自小便见到爷爷纯手工制刀。“刀剪虽然看起来很普通,但却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李梦诗表示,作为企业新一代传承人,她有责任接好祖辈、父辈传过来的接力棒,为阳江刀剪产业发展壮大、阳江刀剪品牌走向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

【统筹】杨世华 张俊

【记者】黄林

【视频】黄林  巫雅柠

编辑 李明秀 陈梅玉
校对 梁飞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