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坡头:构建交通新格局,畅通发展“大动脉”

南方+

是日霜降,湛江湾东岸仍然明媚如春,生机勃发。备受全市人民关注的重点交通项目在这一天迎来了重要节点——10月23日上午11时,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湛江环城高速南三岛大桥项目重点控制性工程南三岛大桥主桥顺利合龙。

南三岛大桥主桥合龙。杨证民 摄

作为湛江市“四通三环”大交通格局系统规划中“湾区外环”的一段,湛江环城高速南三岛大桥起于湛江吴川市黄坡镇,经坡头区坡头镇,横跨南三水域,连接南三岛与坡头区,其建成后将快速衔接南三水域两岸,承担起市域内县(市)、区与中心城区外围之间的过境交通,成为坡头区疏解交通量的便捷通道及湛江市“东进”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而当地居民出入岛时长也将由45分钟缩短至15分钟,大大提升了通行效率,为南三岛海岛旅游发展奠定交通基础。

南三岛大桥主桥合龙。杨证民 摄

南三岛大桥主桥合龙是坡头区加速构建“五横五纵”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一步。近年来,随着南调路、灯塔路升级改造完成,东盛大道、东旺大道、怡海路、龙乾公路加快建设;沈海、汕湛高速从坡头穿过,调顺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广湛高铁特别是湛江东站同步建设,坡头区正大手笔掀起交通建设的高潮,构建对内循环、对外畅通的交通格局。

跨海大桥,改写海东交通历史

驱车从乐山大道驶上湛江海湾大桥,两座耸立的主塔如高高举起的火炬,点亮了海湾两岸璀璨的灯火。左侧奥体中心“一场三馆”恢宏大气,右侧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桥下,海岸观海长廊碧海银沙,与西海岸交相辉映。

湛江海湾大桥。李青远 摄

坡头区位于湛江湾东岸,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南自贸区三大国家发展战略的交汇点,也是粤桂琼三省区交汇的中心区域。曾经一湾海水成天堑,两岸往来主要靠跨海轮渡或者划船摇撸。随着湛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岸繁华市区已迅速崛起,而坡头仍是一片荒地的局面不仅让人望洋兴叹。

擘画蓝图,交通先行。改变,从打破交通瓶颈开始。湛江海湾大桥的建成通车,天堑变通途,改写了海东人民的出行历史。从此,坡头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

相比陪伴两岸人民多年的海湾大桥,另一座跨海大桥——调顺跨海大桥凝聚了更多殷切的目光。2021年6月28日,调顺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其跨越湛江湾连接调顺岛及坡头区,成为湛江市路网规划中湾区内环的北线组成部分,对推动湛江迅速融入、对接、服务大湾区起着重要的作用,并构筑起湛江市“北连高速、南通港区、西进城区、东接机场”的对外快速连接通道,从根本上拉开城市骨架。

调顺跨海大桥。李青远 摄

如今,从湛江湾上空俯瞰,两座跨海大桥犹如长虹卧波,它承载了海东人民的期盼,也见证了坡头的崛起和发展。

内外畅达,“五横五纵”打通交通命脉

大平台带动大发展,大项目带来大动能。2018年2月,随着国务院正式批复湛江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一批批好项目、大项目在此云集、相继投产,对路网交通格局的构建提出更高要求。

打通交通“大动脉”,驶入发展“快车道”。当前,海东快线、海心路、沿海大道等25个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建成,实现了与湛江中心城区快速互达;省道286线南三岛北涯至南三林场段改建工程、海川快线坡头段扩建项目、东盛大道南及海盛路一期、乾龙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对缓解交通拥堵发挥巨大的作用。

同时,今年内动工建设的海顺大道、东旺大道、海旺大道、金丰路,准备启动的滨海旅游公路奥体中心至调顺大桥段(新编国道G228线),进一步打破城市交通瓶颈。

对内循环、对外畅通,“五横五纵”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正加速构建,让整个坡头区更加有底气“走出去”。

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受访者供图

日前,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永兴号”盾构机累计掘进进尺3000米,标志着湛江湾海底隧道工程取得又一节点的胜利。广湛高铁是我国高铁网络建设中的重要部分,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北部湾区域城市群的核心枢纽。湛江湾海底隧道作为广湛高铁重要组成部分,全长9640米,是我国目前独头掘进最长的大直径穿海高铁盾构隧道。广湛高铁工程通车后将实现广州中心城区至湛江中心城区90分钟互达,高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

随着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全面建设,沈海、汕湛高速贯穿坡头,周边连接道路吴川高速支线建成通车,机场高速加快推进,坡头区交通路网布局的完善,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个半小时生活圈的曙光逐渐由梦想照进现实。坡头,正依托交通优势,在新时代赶考之路上,以全新的姿态连接两岸、走向全国、通往世界。

【记者】刘梓薇

【图片】杨证民 李青远 部分由受访者提供

【通讯员】左倩倩 黎明 陈凯华

编辑 卢泽宇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