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新建/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城GDP首次突破700亿元,晋级东莞镇街前三;高地效应日渐凸显,中心地位愈加巩固;城市面貌加快提升,美丽画卷徐徐铺开;民生福祉跨越发展,幸福指数节节高升……
这是南城蝶变新生的十年,高品质现代化都市蔚然成型;这是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的十年,“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在南城大地上落地生根交出精彩答卷;这是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十年,昂首阔步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01、城市中心首位度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城抢抓发展机遇,以“首善之为”全力打造东莞“首善之区”,城市发展能级不断提升,城市中心首位度愈加凸显。
▍GDP突破700亿元大关
(张顺祥/摄)
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不断推进。从2012年的地区生产总值278.4亿元相继突破,2021年更是首次突破700亿元,稳居全市前三。2013年-2021年年均增长8.1%。
2012年,南城人均GDP超8.9万元;2021年,南城人均GDP超16万元,十年间增长近一倍。
▍注册金融机构305家
(翟嘉欣/摄)
金融中心地位持续凸显。截至2021年底,南城集聚各类金融机构305家,其中银行和保险市级总部占全市的一半以上,机构密度达5家/平方公里,各类金融机构数量均位居全市镇街前列,金融业连续多年作为支柱行业为南城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022年上半年,南城辖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继续稳居全市第一,并保持着上升趋势,其中本外币存款余额更是突破4000亿元大关。
▍社消零总额395.31亿元
(翟嘉欣/摄)
商贸中心地位愈加稳固。南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2年的140.99亿元增至2021年的395.31亿元,连续十年位列全市镇街前三,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排名全市第一。
▍停车泊位15.56万个
(翟嘉欣/摄)
城市交通品质不断提升。十年来,南城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相继迈入“地铁时代”“城轨时代”;升级改造、新建改建的大龙路、凯达北路、桃源北路、莞太路、簪花路等主干道,推动辖区路网提质升级。
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动静态一体化交通治理体系,营造规范、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截至目前,南城共有小汽车停车泊位15.56万个。
▍新建绿道64.31公里
(封东海/摄)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十年来,南城新建绿道64.31公里,新增公园6个(总数达29个)。2021年绿化覆盖面积达1867.366公顷,绿化覆盖率达61.21%。
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14个传统社区全部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完成乡村振兴项目106个。
02、高质量发展书写新篇章
十年间,南城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定位,全力搭建人才引进平台,聚集各界优秀人才,探索“产业+人才”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南城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场主体总量达8.24万户
(翟嘉欣/摄)
市场活力不断激发。2021年,南城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总量达8.24万户,在全市位居前列,是全市唯一企业数超过个体户数的镇街。
2022年,南城共41家企业纳入倍增企业名单,其中24家企业入选市倍增企业。
▍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6个
(罗伟良/摄)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21年底,南城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6个,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个,园区入驻科技型企业超过4000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共283家。专利申请累计超过8000件、专利授权超过5300件。
▍集聚各类人才达25.56万人
(南城人社分局 供图)
人才资源成为重要优势。最新数据显示,南城已集聚各类人才达25.56万人,位居全市镇街第一名;其中,高层次人才达2.09万人,位居全市镇街第二名。
03、人口与城市共生共荣
十年来,南城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系统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稳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用文明实践促进千万人口与城市实现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新增学位18324个
(罗伟良/摄)
教育扩容提质加速。十年来,新增公办幼儿园3所、公办小学3所及公办初中2所,新增学位18324个。创建东莞市品牌学校7所,品质学校、幼儿园5间,品质教研组20个。获国家级特色荣誉称号18项,获省级特色荣誉称号44项。
▍基本医疗服务全覆盖
(罗伟良/摄)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夯实。南城全力推进医疗资源扩容提质,构建“南城医院-南城社卫中心”医疗联合体发展格局。目前,南城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3个、预防接种门诊4个,基本医疗服务覆盖全街道常住居民。
▍举办文化惠民活动4545场
(南城文化服务中心 供图)
文化惠民持续推进。南城积极落实文化惠民工程,累计举办各类惠民活动4545场,实现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社区公共图书馆(室)全覆盖。
▍体育场地1028个
(翟嘉欣/摄)
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截至2021年底,南城共有体育场地1028个。南城社区篮球联赛自2003年开始举办,至今已举办20年。十年间,广东宏远4次夺得CBA总冠军,成就“11冠王”。
▍连续三届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谢冰莹/摄)
公民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南城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面向基层建设了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规范和引导公民文明行为、弘扬和树立时代新风。2020年南城连续三届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常住人口增长至42.38万
(翟嘉欣/摄)
人口的聚集效应不断放大。充满活力、奋力进取的南城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创业、就业,人口在量上的积累和质上的提升。据数据显示,南城从2012年36.67万的常住人口增长至最新的42.38万,越来越多的人留在这里,与南城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李群/摄)
世纪征程,波澜壮阔。如今的南城正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立足东莞“双万”新起点,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定位,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高品质城市中心,不断增强核心吸引力和综合承载力,提升城市首位度和城市能级,以“首善之为”着力打造东莞“首善之区”,为继续推动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贡献“首善力量”,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实现更大作为。
出品 | 南城融媒体中心
文字 | 练嘉欣 谢冰莹
图片 | 综合整理
编辑 | 丘君花
审核 | 程玮坚
本文来源:东莞南城发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