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昌集团:质量为王,炼成行业“第一”|活力南海 质造辉煌

南方+

“活力南海 质造辉煌”banner

“创全球品牌,造百年华昌”——早在创始之初,广东华昌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昌集团”)就确立了这样的发展愿景。

锚定目标,这家南海本土铝企从一台挤压机起步,到现在拥有3800多名员工,年生产能力超过68万吨,始终拒绝价格战,凭“质造”闯全球,手握多个“第一”和“唯一”:行业首批“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参与制修订标准数量最多的铝型材企业之一,佛山唯一一家摘得第七届广东省政府质量奖的企业……

“质量是企业的命根。”华昌集团总经理潘树华说,要实现全球品牌、百年企业的发展愿景,就要持之以恒,始终以质取胜。

冲奖背后

践行“质量第一”三十年

在华昌集团的生产车间内,一捆捆家居用装饰铝型材在全自动运输设备的运载下,被运送至厂房的各个位置。每一件产品在完成加工后,还必须经过多个环节检验合格,才会将被送到维尚家具等客户的手中。

这只是华昌集团践行“质量第一”理念的一个缩影。南海是中国民用铝型材的发源地,现为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铝型材产销集散地。自1992年始创以来,华昌集团坚持以“精耕银色产业,构筑美好生活”为使命谋发展,已成长为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企业,年出口量在国内铝型材行业名列前三,产品远销欧美、澳大利亚、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地。

华昌集团的生产车间。

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是省政府在质量领域设立的最高奖项,评选表彰突出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名额每届不超过10个组织和个人。华昌集团在2022年7月斩获省政府质量奖之前,已先后把南海区政府质量奖、一线班组奖和佛山市政府质量奖收入囊中。

对于省级质量奖,华昌集团并非一蹴而就。“在两年多以前,我们就递过一次申报材料。”潘树华介绍,在首次“冲奖”折戟后,华昌集团开展自我评价发现,部分部门对于优化质量管理的支撑不足。于是,企业内部再次应用卓越绩效管理体系,开展项目改进立项,持续优化质量管理效果。

以过硬品质闯全球,华昌集团坚持对内优化质量管理,对外争取“质造”权威认证,先后通过了ISO/IEC17025国家实验室认可、GB/T29490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欧盟Qualicoat喷涂产品、Qualanod氧化产品、中国绿色建材产品等多项权威认证,形成覆盖全过程的综合质量管理能力,使产品质量水平行业领先。

“质造”还让企业赢得了发展红利。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下行、行业原辅材料价格上涨等挑战下,华昌集团各项财务指标保持逆势增长。从2019年至2021年,华昌集团的营业收入三年复合增长率29.44%,利润年复合增长近38.84%,出口量连续多年稳居行业自营出口量全国第一。

聚焦质造

领行业之先探索不止

“人人品质做得好,客户满意没烦恼”“全员推行QCC,产品质量争第一”……步入华昌集团,这样醒目的标语处处可见。质量异常看板也被设在了车间的显眼位置,敦促每名员工牢记“质量第一”。

把观察的时间轴拉长,华昌集团的“质造”探索要从创业初期说起。那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建筑行业呈爆发式增长,华昌把握市场对建材产品的大量需求赚到了第一桶金。

在这一阶段,对于已经是规模化生产的铝型材企业来说,不断扩充工程业务市场份额,是“最省事”而且可以“赚快钱”的发展路径。但华昌却以“提质量”为关键词,开启第一次转型发展。

当时,华昌在国内行业中“饮头啖汤”,开始做铝型材出口。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发现,当国内铝型材企业的产品少有表面处理,容易氧化变色,日本同行已经开始应用电泳工艺,为产品加上保护层,让建筑型材的耐候性实现了质的突破。

华昌集团是佛山唯一一家摘得第七届广东省政府质量奖的企业。

华昌决心求变。企业自上而下发力,通过对标先行者推动产品升级,通过大手笔导入国外先进技术,同步实施更严格的质量管理,成为了国内最早通过电泳处理提升铝型材抗氧化功能的企业之一。产品升级有效带动了需求升级,2019年~2021年,华昌销量和利润年复合分别提升了38.84%、143.7%。

“尝到甜头后,华昌更加坚定了‘质造’发展方向。”潘树华说,此后,华昌开始由董事长亲自抓质量,并且很快就开始实行生产部门与质量管理部门分开的组织架构,两部门直接对董事长负责。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保持行业领先,让华昌集团在2003年获得行业第一批“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在2007年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2013年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华昌集团推进“质造”的另一关键节点。自此,计划(plan)、执行(act)、检查(check)、处理(do)的PCDA闭环思维被付诸实践,不断把质量管理成效提升到新高度。至今,企业产品合格率几乎达到100%,退货率≤0.17%,近三年来的顾客满意率高于95%,并呈逐年递增趋势。

打造生态圈

携手同行兄弟谋发展

一直以来,华昌集团作为行业先行者,不吝共享发展经验。

在华昌所在的狮山镇,近年来,坚美、伟业等铝企总部添置了一项自动化设施——自动立体仓库,能自动成捆铝材“送”上传输带,再沿着轨道装进上层货架,最后把“上架成功”的信息实时显示在LED屏幕上。在仓库现场,除了自动控制室里的工作人员外,鲜见有工人作业。

这一自动化设施首创于华昌,也因为华昌推广开来。2011年,华昌累计投入了3200万元,研发并启用了国内行业第一个自动立体仓库,对比传统仓库出入库效率提高了33%,节省人工50%。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相关专家鉴定认为填补了国内铝型材高层、高密度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空白,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很快,华昌把自动立体仓库开放参观,广邀同行参观交流,并在行业内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华昌集团的自动立体仓库。

华昌集团的自动立体仓库。

以抱团共进为目标,今天的华昌结合自身和行业发展实际,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真心为您,情同伴铝”质量管理模式。具体实践包括,作为南海区铝型材行业协会会长单位,每年向会员企业共享技术升级论文,抱团解决行业共性问题;作为行业参编标准最多企业之一,坚持积极参与本行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以优质产品引领行业发展等等。

“就是要践行追求美好、共享共赢的企业家精神,视竞争对手为兄弟,合力打造一个共赢共享的产业生态圈,拓展行业发展空间。”潘树华说,华昌集团不仅追求自身发展,更希望能与同行共同成长,迎接未来的发展机遇和经济挑战。

在南海,当制造业企业加快“质造”升级,“有形之手”的引导支持与影随行。对照最新区级扶持,南海区对于“质造”标杆的单项奖励最高增至2000万元,相关扶持奖励普遍增幅30%以上。

对于华昌集团而言,省政府质量奖远非“质造”发展的终点。“有南海暖企‘大礼包’的鼓舞和支持,我们对企业自身和行业前景都很有信心,将坚定推进‘质造’发展。”潘树华说,在华昌,质量优势不断转化成企业发展优势,2022年,企业预计营业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同比增长。

【撰文】陈梦 赵进

企业供图

南方+南海读者群二维码

编辑 梁彩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