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防背后的大变革,这是农资人不能忽视的新赛道!

农财宝典
+订阅

导语

广东南雄市种植大户邓汝忠又有了一个新身份——托管员。今年他为南雄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收集飞防订单超4000亩,按每亩提成5元计算,则托管员身份给他带来的收入超过2万元。据了解,目前南雄市托管员已经接近300名,约四成晚稻采用了飞防服务。

植保无人机是近年来标志性的新农具。从南雄飞防发展来看,它不仅仅是打药这么简单。由飞防引起的大变革,已经开启农资人的新赛道,不容忽视。

种植大户邓汝忠种了180亩水稻

增速超50%,飞防网络迅速铺开

与传统打药相比,植保飞防具有精准、高效、安全、环保、穿透力强等优势,既省时省力、提升了效率,又减少了农药用量。

2018年,天禾股份进入南雄市开展植保飞防业务,并成立南雄市嘉南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嘉南农服”)子公司。

依托水稻“一喷两防”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防控项目,嘉南农服的飞防业务迅速在南雄市铺开,并从项目执行向广大农户开展市场化服务。

“我们为农户提供专业化的飞防服务,费用90元/亩,并承诺防治效果。”嘉南农服负责人谢锦钿表示,公司的专业化不仅体现在无人机的应用上,更体现在药剂的配方和高效上,这也是给农户承诺飞防效果的底气。

2021年,南雄市被列为广东省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改革工作试点县,年底就成立了南雄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经过遴选,嘉南农服承接运营。通过整合相关社会资源,目前全市已建立7个镇级服务中心,并培育278名村级托管员,初步建立起市、镇、村三级服务协办体系。

黄坑镇托管服务中心负责人、嘉南农服片区经理何云锋

目前嘉南农服公司在南雄市设有两处配药点,一处位于公司所在地,一处位于黄坑镇托管服务中心。

“去年我们的水稻飞防面积约6000亩,今年已经超过1万亩。”黄坑镇托管服务中心负责人、嘉南农服片区经理何云锋介绍,飞防订单主要依靠村助理收集,核实后提交给公司。公司将所需农药运送到配药点,然后安排机手去实施作业,后续还会核查飞防效果。

在南雄,从事飞防服务的不只是嘉南农服一家企业。

南雄市亿丰农资有限公司在4年前就成立了飞防服务队,目前拥有12架植保无人机。“我们的飞手以属地飞手为主,都具有专业植保知识,其中4位专职飞手都是返乡青年。”公司总经理欧阳建林介绍,由于加入市托管协办体系,公司的飞防订单一部分来自原有的零售渠道,另有一部分是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的派单。据统计,今年该公司水稻飞防面积超过1.5万亩。

飞防服务已成为农资渠道商转型的有力抓手。

嘉南农服的植保无人机

今年南雄市晚稻面积有27.58万亩,约四成采用了飞防服务,而70%的飞防作业由嘉南农服完成。

单环节到多环节,供需互促服务拓展

作为粤北山区县,南雄市和大多数欠发达地区一样,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土地撂荒现象愈发普遍。农业有其特殊性,其社会化服务仅靠市场自我发育,并不能满足政府、社会要求。

在政策引导下,南雄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已开始承接撂荒地复耕任务,而主要任务还是为水稻种植户提供单环节或多环节托管服务上。

“我们手里有了大批农户资源,就可以吸引其他农服力量进驻服务中心。比如外省来的收割机(机手),每年都可以和我们固定合作,从我们这里获取收割订单。”谢锦钿介绍,这样一来,托管员不仅可以要收集农户的飞防需求,还能要整合收割需求,从而增加提成收入。

南雄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

生产托管服务是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市托管服务中心在拓展服务环节时,需要根据当前的服务需求来整合相应的服务资源,而各环节服务资源的入驻也相应地促进农户需求的有效整合,形成供需互促的良好发展格局。

目前,南雄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主要在水稻打田、飞防、收割三个环节提供托管服务,而这三项服务也是水稻生产中机械化率最高的环节。

种植大户邓汝忠种有180亩水稻,拥有两台拖拉机,每年对外提供数百亩的打田服务。

“周边农户都排队预约打田服务,我自己根本就忙不过来。”他告诉笔者,自己为了帮一位种有1000多亩的大户打田,特意从江西对接调集了10多台机械来服务。

“南雄市土地细碎,水稻种植以散户为主,有实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相对较少。” 南雄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与农村合作经济指导股温晓员介绍,以打田为例,主要是依靠农户自有小型机械或零散农机手,缺少相应的农机合作社。

2021年,南雄市依托县域助农服务平台,整合省供销社直属企业和涉农企事业单位资源,培育了25个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了服务资源的组织化和规模化。

随着托管服务体系的健全、土地流转的推进,水稻育插秧、打田、飞防、收割、烘干等各个环节的服务需求将日益增长。为满足服务需求,市托管服务中心还需加快培育并整合服务资源和力量。

打通全产业链,托管重塑产业格局

“南雄丝苗米要想进一步做大做强,还有很多事要做。”

南雄丝苗米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尽管目前已建成以常规优质稻品种(南晶香占、美香占2号)为主,杂交优质稻为辅的特色优质稻产业带,但是其产业链条还有明显不足之处。

当前推进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实际上是一次整合全产业链的机遇。

稻谷烘干设备

收购加工企业是稻米进入市场的节点,往往对稻米品质提升和标准化种植有着强烈需求,也是整合水稻全产业链、参与提供托管服务的重要力量。

“当农户的稻米品质不达标时,我们是不会收购的,因为我们也要对下游销售商负责。”粤斌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清介绍,不少农户有自留种源的习惯,造成稻米品种不纯,口感下降等,这对加工销售企业造成很大影响。

为了提高稻米品种,粤斌米业选择有资质的种子公司,全面考察品种特性,然后在南雄推广。“我们通过给农户推荐或直接发放优质种子的方式,今年晚稻大约推广优质稻1.5万亩。”张清估算,这些优质稻的产量约占公司稻米加工总量的40%至50%。

实际上,收购加工企业虽然为农户提供了优质种源,但并不能与农户形成稳固的订单化收购机制。

“对于种植环节,公司并没有精力、也不打算亲自参与其中。”张清表示,公司可以探索与托管服务组织合作,为农户提供从种植到销售全程服务,三方深度捆绑,合作共赢。

南雄市冠奕通粮食加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南雄市冠奕通粮食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徐石凤,既即从事稻米加工销售,也参与水稻种植,并成立丰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同时还经营有农资生意。她表示,“如果我们能够把育秧环节做起来,直接给农户提供秧苗,那么水稻耕作会更加规范,我们和农户的联系也将更加紧密。”

作者丨魏耸

编辑丨农财君

审核丨杨吉龙

声明丨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联系丨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微信

加农财君微信,进全国农资群交流!

全国农资市场群,扫码加入交流!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网农化宝典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