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问题成企业科创板IPO最大“拦路虎”

大湾区创投前线
+订阅

深圳汉弘数字印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申请科创板IPO过程中,被上市委问询是否存在侵犯商业秘密的情形。汉弘集团在上会前一直被竞争对手连环举报,最后终止上市进程。

汉弘集团科创板IPO因知识产权争议被终止

汉弘集团科创板IPO因知识产权争议被终止

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日前,《科创板三周年IPO知识产权问题白皮书》(简称《白皮书》)在深圳发布。白皮书整合了科创板开板三周年时间里800多家企业涉及的3500多个知识产权问题,梳理各类科创板企业知识产权风险案例。

白皮书指出,科创板开板以来,随着相关规则不断完善,对申请上市企业科创属性的要求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作为科创属性评价的“硬”指标,已经成为企业科创板IPO过程中的最大“拦路虎”。

白皮书

白皮书

现象:知产问题成科创板IPO过程焦点

2020年3月,证监会发布的《科创属性评价指标》,进一步细化提出“3+5”的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即三项常规指标和五项例外条款,让资本市场各类主体进一步清晰认识到,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5件发明专利成了科创板上市的底线。这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监管机构首次明确提出专利与IPO挂钩。

白皮书表格

白皮书表格

这也促进了科创板企业短期以来取得知识产权建设丰硕成果。而白皮书统计,截至2022年7月21日的科创板开板三周年,据800多家科创板拟上市阶段动态信息发现,在IPO问询阶段,几乎所有申报企业都收到关于企业科创属性、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知识产权纠纷等专利问题的问询。这类问题要远高于其他财务、股权关系等问题。可见,知识产权问题已成为科创板IPO过程中的焦点。

并且,从主动撤回材料、或被上市委否决的公司情况来看,可以清晰得出一个结论:没有顺利上市的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问题突出,表现在问询阶段会被科创板上市委反复问询关于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尤其涉及企业科创属性、技术独立性、技术先进性、知识产权风险等,成为科创板上市委的核心关注点。

白皮书表格

白皮书表格

解读:科创板IPO折戟企业有四大特征

白皮书分析,科创板IPO终止的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呈现如下四点共性特征:(1)缺乏系统性、专业化的知识产权制度和知识管理体系;(2)核心技术产品不过硬,知识产权不具有清晰、完整、独立、可持续的特征;(3)核心技术及知识产权与主营业务不对称,二者结合不充分;(4)不具备知识产权纠纷应对的能力。

白皮书表格

白皮书表格

白皮书制定者、深圳知识产权数据与咨询分析头部企业深圳德高行知识产权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白波介绍,根据科创板开板以来800多个企业涉及的3500多个知识产权问题,白皮书分析监管层对知产问题,有9个常规审核关注方向、关注重点,并对经典知识风险案例剖析复盘,为企业提供知产风险建议参考。

监管层对知产问题的9个常规审核关注方向

监管层对知产问题的9个常规审核关注方向

监管层对知产问题的9个常规审核关注方向

据白皮书统计,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峰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联软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深圳汉弘数字印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均在IPO阶段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的问询。

“这份白皮书从数据整理到案例剖析、撰写完成,历时半年多,相信也是当下市场上,数据最全、剖析最深、复盘维度最完善的科创板IPO知产问题报告。”白波称。

现状:一般企业知产业务普遍准备不足

白皮书分析,企业IPO面临知产“拦路虎”,往往与当前知产服务粗放、模式单一,企业自身知产业务普遍准备严重不足有关。

受制于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不健全因素,国内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存在仅依靠专利撰写的基础业务模式,极少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从企业创新和良性竞争角度出发,以专利布局思维,个性化提供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和咨询。

此外,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近年在知识产权板块渗透及应用,企业传统的知识产权痛点及难点,正在被知识产权行业中新形态的服务商解决。在IPO领域,这些知识产权行业中新形态的服务商,通过SaaS服务有望替代传统机构IPO尽调方式。

白波介绍,在过去,拟IPO企业的尽调工作对保荐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人而言都是复杂且繁重的工作,尽调工作中如产生严重瑕疵,可能导致企业IPO之路折戟。而专利大数据工具可通过对企业历史工商信息、知识产权信息等多维信息的搜集、整理,能快速穿透尽调企业的关联关系,全面洞察知产状况,通过专利检索、分析、专利地图了解企业技术布局,为金融机构尽调、企业科技发展、监管层问询等多方角色提供一站式信息化服务。

相关阅读:

汉弘集团科创板IPO被终止,“A股工业数字印刷第一股”梦断 

【记者】李荣华

编辑 杨溢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