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南都记者从广州市自然观察协会获悉,近日,协会志愿者在广州白云山上记录到了超100只猛禽,还先后有三批次、合计55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冠鹃隼从白云山龙虎岗上空飞过。这也证明广州白云山是猛禽迁徙路线的一个重要节点。
广州市自然观察协会秘书长、此次观测志愿活动负责人甄军告诉南都记者,白云山是广州市的重要观鸟地点之一,协会常年在这里进行鸟类监测。从2021年开始,协会成员开始对飞过白云山的猛禽,也就是鹰、鵟、雕、隼、鹞、鸮等掠食性或食腐性鸟类进行专门监测。
去年的猛禽监测从2021年10月22日开始,至11月21日结束,共统计到了15种猛禽。甄军表示,今年的监测从9月23日开始,将会持续两个月,监测到的猛禽种类和数量:“肯定会比去年多”。
10月13日,从8时28分至16时09分,协会的志愿者们在白云山上记录到了101只猛禽,包括蛇雕、日本松雀鹰、普通鵟、燕隼、黑冠鹃隼等至少12个品种。协会成员经过统计还发现,近期先后有三批次、合计55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冠鹃隼从白云山龙虎岗上空飞过,这也证明广州白云山是猛禽迁徙路线的一个重要节点。
据协会成员观测,这些猛禽按照不同的生活习性可以分为三类。其中凤头鹰、蛇雕等是本地的留鸟,天天住在白云山;冬季,普通鵟等候鸟会从寒冷地区飞抵广州越冬,在白云山生存;而凤头鹰和黑冠鹃隼等猛禽则是在迁徙时路过白云山,有时会选择在白云山停留进行短暂休整,然后再次上路。
广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科长池炳威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猛禽是自然界的顶级捕食者,处于自然生态食物链的顶端位置,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物种。它们的出现,往往意味着这个地区的生物链是完整的。
甄军也告诉南都记者,在协会对白云山多年的观测中,他们共记录到了约200种野生鸟类,有比较常见的八哥、画眉、喜鹊、家燕,还有比较漂亮的广东省鸟白鹇、绿翅金鸠、白胸翡翠、蓝喉蜂虎、黑眉拟啄木鸟、仙八色鸫、赤红山椒鸟、寿带、紫寿带,亦有一些比较罕见的鸟种,比如灰喉针尾雨燕。
采写:南都记者 杨天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