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
我们时常会见到脑中风患者在出现偏瘫后
不同程度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
吃饭、睡觉、翻身甚至是如厕
都需要他人的帮助
这给自身及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近日,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成功帮助一名脑中风后偏瘫患者重燃希望之光。出院之际,他为科室送上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满满的两页纸,字字句句满载感激和对科室医护人员的充分肯定。
站不起走不了,六旬大叔丧失生活能力
今年62岁的李大叔(化名)2个月前突发脑血管梗死,经过及时抢救,虽然人清醒过来了,但留下了偏瘫后遗症。不要说独立行走了,连最基本的站立、拿碗筷都难以完成,这对李大叔的打击很大。
为了让父亲重新恢复自主活动,李大叔的子女带着他在当地医院进行了针灸、拔罐、中频脉冲等一系列康复治疗,但李大叔的偏瘫症状并没有什么改善。看着自己偏瘫的身体,李大叔那段时间变得特别的消沉。“没有用的,看来这辈子只能坐在轮椅上了……”李大叔整天郁郁寡欢。
一个偶然的机会,家属听说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对于治疗中风后肢体偏瘫很有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家属立即带着李大叔到康复科住院治疗。
康复医学科,让偏瘫患者重新站起来
到院后,周光辉主任发现李大叔精神疲倦、情绪低落、思维反应比较迟钝,在完善相关检查及康复专科评定后,周主任发现李大叔除了存在肢体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肢体疼痛等问题外,还存有心理障碍。
在与李大叔的家属进行沟通后,周主任得知李大叔自中风发病后感觉自己无法快乐、对很多事情失去了兴趣、也不愿与人交流,觉得自己很没用,对生活失去信心。
“心理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信心及疾病治疗配合度,不可忽视!”为此,康复治疗团队为李大叔制定了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
入院治疗期间,康复治疗师在为李大叔进行针灸、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认知训练、电动起立床训练、MOTOmed肢体康复训练、功能性电刺激、高压氧等综合康复治疗的同时,还予以心理治疗。
MOTOmed床上肢体康复器
肢体运动训练
站床训练
“很好,很棒,继续!”在治疗师的鼓励下,李大叔渐渐地重拾了康复的信心,也越来越主动配合治疗师的治疗,业余时间也积极的按照治疗师的要求完成“家庭作业”。
家人虽期盼有奇迹出现,却又不敢抱有很大希望,不知道李大叔是否还能站得起来、拿的了东西。看到李大叔现在对生活重拾信心的样子,家人欣慰不已,连连向医生道谢。
慢慢地,李大叔的情况逐步得以改善,经过40天的全面康复治疗,李大叔从不能独立坐稳,渐渐能独立站立,再到能独立行走,大大地重拾了生活信心。
康复医学科主任周光辉介绍,脑卒中患者在最佳康复时间6个月内,除常规的运动康复治疗外,还应注意言语、认知、心理、职业与社会等方面的康复。康复是一个持续、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严密观察脑卒中患者有无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它们会严重影响患者脑卒中康复的进程。
SET悬吊疗法
平衡功能训练
MOTOmed肢体训练
床边吞咽功能训练
上下楼梯训练
作业疗法
针对脑卒中康复,康复医学科设有传统康复室、推拿室、针灸室、运动室、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康复评定室等,成立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团队,深入神经内科开展脑卒中早期(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症状不再进展48小时)的康复治疗。科室配备有MOTOmed肢体康复训练器、起立训练床、SET悬吊疗法、平衡功能训练仪、tDCS经颅直流电刺激、中医封包治疗、中医透药治疗、温热电灸综合治疗仪、针刺手法针疗仪、中医超声药透电疗仪、吞咽言语诊治仪、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等卒中康复治疗设备,采用“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全方位、全过程、系统化、专业化的服务和整体化治疗模式,综合运用祖国医学针灸、推拿、中药、小针刀、毫火针等传统康复治疗手段,配合现代医学物理因子疗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吞咽治疗、放射状冲击波治疗等,让患者更好地恢复身体功能,以更加健康的身心状态回归正常生活。
科室简介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为东莞市重点专科、东莞市中医康复专科联盟牵头单位、东莞市中医学会中西医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广东省中医药局十三五重点专科—康复科创建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专科联盟合作单位、骨科围手术期康复(TG-FaMST6)全国联盟单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日常生活及运动康复辅具的智能适配及示范应用”研究推广单位、东莞市中医康复专科联盟牵头单位、东莞市针灸推拿专科联盟成员单位。科室设有周光辉广东省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近五年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近五年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3篇;出版著作3部。
科室现有医师10名,护士15名(共用护理单元),治疗师12人。其中主任中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5人、医师1名。
科室设有运动疗法治疗室、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传统康复室、针灸室、儿童康复室、康复评定室等。仪器配备有放射状冲击波治疗仪、温热式低周波治疗仪、电脑控制牵引装置、经颅直流电刺激、温热电灸综合治疗仪、中医超声药透电疗仪、气压调控减重步态训练架、经皮超声药物导入、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等。科室重点开展骨科康复与神经康复,针对患者的各种功能障碍问题,利用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相结合,从整体改善患者的功能,对颈肩腰腿痛、骨折术后、脊髓损伤、脑外伤、脑卒中偏瘫等疾病的康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对脑卒中偏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彰显优势。
联系方式
门诊地址:门诊楼三楼康复医学科
联系电话:0769-81368063
住院部地址:住院部二楼
联系电话:0769-81368131
供稿:黄志强
编辑:李平
校对:雷蕾
初审:曾惠权
审核:廖惠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