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是我国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人们常用“胞波情谊”形容两国关系。“胞波”一词由缅语音译而来,意思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中缅两国因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造就了两国民众的友好交往和深厚情谊。
中国是缅甸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的进口来源国以及最大的出口市场。据了解,2021年中缅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83亿美元。农业合作是中缅双边合作的一大亮点,缅甸主要出口大米、各类豌豆、芝麻、玉米、果蔬、干茶叶、水产品、橡胶、宝石和动物产品等到中国。2021年,中缅农产品贸易总额较2019年增长9%,其中,我国从缅甸进口额为7.59亿美元,出口额为4.96亿美元。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和RCEP正式实施生效,缅甸与我国友好关系继续稳步发展,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
中缅两国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孕育出一批茁壮成长的跨国企业集团。南亚未来集团就是其一,该公司创始人自上世纪90年代自国内去往缅甸发展,至今已在当地创建集海产养殖、海产码头、农业种植、国际贸易、地产开发、海岛旅游等业务于一身的东南亚大型跨国企业。
与东南亚陆地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低、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缅甸深化交流合作,能为广东农业企业带来哪些机会呢?近日,南亚未来集团董事长张军一行出席“广东农产品(预制菜)出海行动座谈会”,为进一步了解粤缅农业如何优势互补,深化合作,南方农村报记者对张军董事长进行了专访。
南亚未来集团董事长张军
张军率南亚未来集团管理团队参加广东农产品(预制菜)出海行动座谈会
尊重当地文化法规
从地产到农业多元发展
南农:作为一家华人创办的企业,公司的创业过程有无遇到过困难,是如何克服并持续稳定发展的?
张军:公司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进入东南亚国家发展,2014年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加坚定了我们在东南亚的决心,带领团队深入考察了东南亚多个国家,包括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等,最终将缅甸作为我们在东南亚重点发展的国家。
初期确实面临着文化差异、行业信息匮乏、关联产业不足等具体问题;但是我一直要求在缅团队积极融入缅甸,尊重缅甸文化,遵从当地法规,我对缅甸公司提出了比国内更严格的管理办法。
我们在国内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城市基建以及服务产业板块,所以初到缅甸,我们将房地产作为在缅发展的主业。公司发展初期也受到很多质疑,并不相信我司的第一个房地产项目“Sea View Condo”能够建设成功。公司团队努力坚持宣传中国实力,并组织代表团到国内参观;持之以恒克服各种困难,从国内引入专业设备与人才,最终完成缅甸第一栋滨海高层建筑,也因此在缅甸一炮而红;随后结合缅甸资源,公司积极拓展,相继发展出水产、海岛旅游开发、国际贸易、翡翠珠宝、仰光地产项目等多个领域项目,并积极参与缅甸社会活动,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最终获得缅甸民众的认可。
南农:公司业务板块涉及房地产、水产、海岛旅游开发、国际贸易、翡翠珠宝等多方面,请问这些板块中,农业板块是何时开始布局的?目前农业板块在公司总业务中占比如何,未来将如何发展?
张军:农业板块,我们从初到缅甸就开始介入,因为缅甸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资源丰富。缅甸国土面积67.65万平方公里,2832km海岸线,专属经济区48.6万平方公里,鱼虾500多种,具有经济价值极大的石斑鱼、琵琶虾等105种,年产水产品600多万吨,海产品优质天然。内陆土地平坦,日照水源充足,适合于大面积机械化种植,抗风险能力强,非常适合农副产品种植发展,同时土地租赁及人工成本优势。
在缅甸近8年时间,我们投产了12000亩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2000亩辣椒种植基地、同时也开展着玉米、碎米、棉花、芝麻、花生、青贮饲料等多种农产品的贸易。
我们公司在缅甸因为房地产、海岛旅游开发、珠宝等都属于重资产项目,但即使如此,目前农业板块的占比也在全公司的30%以上。这些年在农业板块的项目,我们得到缅甸农灌部的认可,在相关领域拥有浓厚的行业资源,未来会依托现有基础,滚动发展,不断提高产业规模,将更多优质的缅甸农业产品供应回国。
南亚未来集团在缅投资的养殖基地
缅甸农业资源丰富
与国内农业互补性强
南农:您认为缅甸农业与国内农业(特别是广东农业)各自有哪些优势,互补性有哪些?
张军:缅甸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横跨热带、亚热带,有丘陵、平原、海洋等,是一个适合农业发展的沃土,同时缅甸还有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但缅甸是一个发展落后的国家,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的升级空间非常巨大。广东作为我国经济的排头兵,拥有的农业技术极为深厚,同时也有广泛的农业深加工产业。我相信用广东的技术、广东的市场与缅甸的资源相结合,将会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非常多的合作机会。
南农:为推动缅甸农业与国内农业合作,公司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果?
张军:上面有提到,我们公司在缅甸投资了南美白对虾养殖、辣椒种植、农产品贸易,我们对于农业板块的理解是,深耕。每一个农业项目,我们都会全产业链的发展,从源头做起,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做扎实,将缅甸的资源优势转换成适于中国市场的产品。
这些年,我们企业自费,多次组织缅甸的官员、学者、从业者到中国考察、学习,也组织中国的专家到缅甸、到我们在缅甸的养殖基地指导工作。我们做的工作,都是围绕“中缅资源一体化”在进行推进。这些年久久为功的付出,也取得了部分成绩,包括:推进了缅甸水产养殖从粗放型到符合中国海关GACC的相关要求、推动了中缅人民币跨境结算的首单业务(当时是两车干辣椒)、完成了中缅首批青贮饲料的贸易等。
南亚未来集团在缅投资辣椒产业
粤缅合作前景广阔
农企发力正当其时
南农:当前广东正在深入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和抢抓RCEP机遇。在这种情况下,您认为粤缅农业合作机会有哪些?广东农业企业如何更好参与其中?
张军:我认为我们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正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缅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资源,再随着中缅RCEP在2022年5月1日的正式生效,我觉得广东与缅甸的合作前景广阔。
从农产业方向性来说,包括海洋经济合作、农产品研发基地、农业技术嫁接等产业联合发展。我建议广东的企业应先到缅甸实地考察,走入缅甸以后,相信会有更多的合作畅想。如广东的企业到缅甸发展,我们企业也一定会做好接待,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南农:您如何看待广东农业发展情况及农业投资机遇?
张军:在农业领域,广东与缅甸的合作前景真的非常广阔。两者不仅资源契合度高,更是有当前时代的红利,“天时”上,有“一带一路”与RCEP等;“地利”上,广东与缅甸都沿海,有海洋经济与港口;“人和”上,缅甸有不少华侨祖籍都是广东。并且现在缅甸正在大力吸引外资投资缅甸,特别是农业,有许多的投资鼓励政策。
南农:当前广东正在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将创建11个省级预制菜现代农业产业园。您认为这为粤缅农业合作提供哪些机会?
张军:缅甸的预制菜市场是一个未萌芽的空白,现阶段,更有价值的是缅甸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将为广东预制菜提供丰富并具有性价比的水产品、农产品原料资源。
南农: 公司是否有投资广东农业的计划?如有,公司将如何搭建中(粤)缅农业合作桥梁?
张军:我们一直围绕中缅资源一体化推进缅甸与国内的合作,广东是国内改革开放的前沿,投资的热土,农业产业化水平高。所以,如有机会我们肯定愿意投资广东农业,积极促进广东与缅甸的农业深化合作,为两地的交往贡献我们的力量。
【作者】章四平
【来源】南方农村报 乡产与国际事业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