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常平答卷|民生大改善,托起“稳稳的幸福”

南方+ 记者

民生福祉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医疗改革不断深化,文化和旅游事业百花齐放……十年来,常平深入践行为民服务根本宗旨,大力度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跨越发展的每个瞬间,让人民群众收获了“稳稳的幸福”。

集团化办学

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新建、扩建公办学校9所,新增公办学位超14300个;教育资源更加优质均衡,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能享受同等教育资源……

十年来,常平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提升高品质教育为核心,以打造“东莞东部教育高地”为目标,持续推进教育扩容提质工程,不断完善教育资源布局,教育事业实现长足发展。

其中,新建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司马中学、第三小学、新城学校5所公办学校;扩建常平中学初中部、实验小学、第四小学、板石小学,新增公办学位超14300个。购买民办学位,解决随迁子女积分入学需求,共补贴学位超过48600个。

为了让更多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常平加快推动集团化办学,先后成立了振兴中学教育集团、第一小学教育集团、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实验小学教育集团4大市级教育集团,涌现了6所市级品牌学校、3所“中国硬笔书法名校”、20多所省市级艺术类特色学校。在集团化办学的带动下,全镇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连续5年中考平均分超市平均分。

此外,常平积极整合学前教育资源,成立常平中心幼儿园、第二幼儿园教育集团,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两个幼教集团的18个成员单位均为“东莞市一级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实现“同等质量同等收费”,合计新增6000个公办学前学位。

2017年,常平启动“智慧课堂”开发建设与应用服务项目,在全镇13所公办中小学4至9年级中实施“智慧教育”课堂改革。每个教室均配备智慧教学应用系统,让学生能享受到更优质、便捷的教育资源。

优质医疗扩容

“15分钟健康服务圈”成型

医疗是民生之需,医疗保障水平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温度”和“良心”。十年来,常平精准对接群众多层次、差异化的健康需求,逐步完善医疗机构设施设备建设,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升级发展。

2019年6月,常平医院正式更名为“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2020年12月,东莞市人民政府与暨南大学签订校地共建协议,明确双方将采用“校地共建、管办分开”的管理模式,合作共建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为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21年4月,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正式挂牌,有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作为公办医院的有力补充,民营医院——常安医院成立十一年来,坚持以规范化诊疗、优质护理、科学管理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打造了现代化私家医院品牌。

2021年6月,常平新建社卫大楼投入使用,为市民提供更完善、优质的基层医疗服务,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向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发展。同时加大力度对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升级改造,目前,社区卫生“1+21”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

同时,常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53支家庭医生团队,近5年累计签约17.2万人次。无论是本地群众还是外来务工人员,都能在步行15分钟的范围内享受家庭医生服务,切实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做到“小病进社区、康复在社区”。

“现在看病方便多了,基本上走出家门口就能找到公办医疗机构。”家住常平镇苏坑村的周女士表示,平时身体不舒服,走出家门5分钟就能到达社区卫生服务站,10来分钟便能到达常安医院,省心又省力。

文艺样本涌现

本土特色文化体系形成

2012年,全镇31个村完成公共文化设施“五个有”工程;2014年,成功创建“中国戏剧家协会东莞(常平)全国小戏小品创作基地”;2015年,荣获“中国楹联文化之乡”;2016年,荣获“中国硬笔书法名镇”;2018年,32个村(社区)正式完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建设;2021年入选“广东摄影目的地”……十年来,常平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日益完善,文化惠民服务惠及千家万户,文化旅游事业蒸蒸日上。

2014年,常平以小戏小品创作为突破口,成功创建中国戏剧家协会东莞(常平)全国小戏小品创作基地,创作了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鲜明的优秀作品,获得80多个国家、省、市级奖项,并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录制播出,逐渐形成了一个立足常平、辐射周边、贯通省市、链接全国的喜剧小品资源共享网络,堪称基层文艺发展的样本。


同时,常平不断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形成了具有常平本土特色的文化体系。其中,不断加强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将红色旅游资源与教育相结合,进一步挖掘中共东莞县委机关旧址、桥梓古村落、李任之生平事迹陈列馆、李任之故居等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策划红色文化教育旅游路线,并将上述红色旅游景点打造成市内各党支部、各部门(单位)、各中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研学旅游的目的地。

作为常平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点,2016年6月起,隐贤山庄持续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改造景区环境,驶入了转型升级的“高速路”,并于2017年12月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1年隐贤山庄更获评为“广东摄影创作基地”。

2021年以来,常平还不断推进城市阅读驿站和“粤书吧”建设,为群众打造更多在家门口的“小而美”的公共文化空间,通过“公共资源+社会力量”的方式,进一步延伸公益阅读服务的触角,切实打通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

推进与民共治

开创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

调解邻里矛盾纠纷,劝阻电信诈骗警情,快速破获电动车盗窃案……近年来,常平公安分局以“我们在·常平安”为承诺,加大对各类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犯罪的打击力度。同时通过基层社区警务工作和打造实战化铁骑队伍,推动群防群治,一砖一瓦构筑起守护群众的安居图。

基层社会综合治理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基石。十年来,常平不断强化基层治理队伍建设,抓牢抓实疫情防控、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等工作,连续4年获评全市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先进镇和全市扫黑除恶工作先进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2021年,常平公安分局全面发动组建义警队伍,义警们活跃在路面街头、小区巷道,他们在疫情防控、治安保卫、交通管理、调解纠纷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截至2021年12月31日,常平发展义警12391人,为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

在常平推进共治善治新格局建设中,250名网格员成为基层治理生力军。依托统一的信息系统,网格内的人、地、事、物、组织等信息全部被纳入数据库管理,通过网格员每日巡查反馈,实现精准执法、精准管理。截至2022年10月1日,全镇网格员共采集录入133122栋建筑物、45472间市场主体、19529间出租屋、320801条人口信息,完成系统巡查任务884656条。

为破解老村旧围出租屋管理难题,常平按照“先行先试、率先探路、率先突破”工作原则,选定了金美村围内东巷瓦房为试点区域,试点推行托管式管理,并以此为样板,选取6个村铺开试点工作。

自2022年5月实施托管式管理以来,金美村出租屋治理已初见成效。金美围内东巷的出租户增加了100多户,警情从1至4月的30多宗下降至“零发生”。7个试点村实现了对3160间平房、瓦房出租屋的全量登记,新增登记入住人员3677人,接报有效警情同比下降68.6%,环比下降52.6%。

找准民生“小切口”

构建民生大幸福

在陈屋贝文化广场,市民李女士带着孩子在儿童活动区穿梭玩耍,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更新后的健身娱乐设施太棒了,我们现在有空就会带孩子过来。”李女士说。

陈屋贝文化广场娱乐设备升级改造项目是常平镇2021年实施的26个“民生微实事”工程项目之一。该广场是附近居民的主要活动场所,但因建造时间长,存在设施设备破损、功能结构不完善等问题。陈屋贝村申请了“民生微实事”项目资金,仅用3天时间便完成了广场升级改造工程,为附近居民增添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是常平全力推进“民生微实事”项目的生动缩影。

作为东莞市“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十个试点镇之一,常平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宗旨,以实现民生幸福“小切口”“突破口”为目标,全力推进“民生微实事”,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2020年4月,常平制定了《常平镇打造“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择优选出土塘村有则学校全民健身文化活动中心修缮项目等4个“民生大莞家”品牌试点实施项目,项目总金额超18万元;2021年,常平申报并获批的19个村(社区)的26个民生微实事项目按时按质完工验收,总投入资金超900万元。2022年,常平继续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确定了34个“民生微实事”项目,并计划投入925.75万元。

除了稳步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常平还以“应帮尽帮、应扶尽扶”为服务原则,主动发现和收集群众“微心愿”,启动了“民生微心愿”居家环境改造项目,切实解决辖区内困难群体的实际需求。

“以前上厕所很怕摔倒,现在有了马桶和扶手,感觉安全多了。”提起居家环境改造项目,岗梓村村民周伯连连夸赞。周伯现年83岁,有视力一级残疾,家中地面较为潮湿,缺少防跌防滑设施。经过改造后,原来的蹲厕变成了坐便式马桶,马桶旁还贴心地装上了一字型扶手,并进行了破损水管更换、漏水屋顶修补、地面防水补漏等,让老人住得更安心和舒心。

据统计,2020年至今,常平已办结1926项“民生微心愿”项目,使用资金284万元。此外,常平还持续吸纳企业、组织和个人加入“民生大莞家”爱心资源库,通过“莞家直达”方式,为困难群众送上更多温暖。

【记者】韦基礼

【通讯员】何婷辉  陈沛林  潘玲  梁翠婷


编辑 毛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