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恩平这十年|医疗卫生提质升级,群众更有“医”靠!

恩平广播电视台
+订阅

十年来,恩平市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目标,以建设卫生强市、开展医疗卫生强基创优行动、打造健康恩平为主抓手,着力补短板、攻弱项、创特色、促提升,全面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奋力实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获得“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中医药工作荣获2019年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提名奖。

健康为民,健康恩平建设开启新征程

统筹“健康恩平”战略布局,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着力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相融合,全力打造“医支撑卫、卫促进医”工作新模式,让广大群众享受建档、随访、健康指导等工作一体化管理。全面开展省级健康促进县建设,通过创建健康促进示范单位、开展各类健康知识宣传等工作,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高。近十年,全市成功创建健康促进医院18间、机关50家、学校54个、企业13个、社区(村)委会60个、健康家庭30894个,创建健康促进场所总计195个,创建省级无烟单位共353个。人均寿命达到79.81岁。卫生创建硕果累累,于2012年、2016年和2020年先后通过广东省卫生城市复审;于2019年成功创建首个国家卫生镇(良西镇);累计成功创建省级卫生镇7个、江门市级卫生镇2个,创建省卫生村395条,江门市卫生村378条,卫生村占可创建村的比例为68%。

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讲座

改革为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

2019年,恩平市医改工作获得江门市考核第一名,卫生健康事业上新台阶。有效推动“三医联动”,恩平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全覆盖,三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全面实施阳光采购新政,全面实施住院补偿、基本门诊报销、特殊病种补助和住院分娩补助等制度。统筹推进医共体和医联体建设工作,利用“互联网+”,开展三级远程医疗会诊服务及推进分级诊疗,有效整合了全市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使群众在家门口便能够享有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减少就医费用。成立恩平市珠西中西医结合医院,通过“医联体”模式整合资源,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基层,让群众就医更便利。目前已成立创伤救治中心、针灸推拿康复科和骨伤专科联盟,并成功开展了多台创伤救治手术。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成果,加强中医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拓展中医药服务项目,推广中医特色诊疗技术。

恩平市珠西中西医结合医院

恩平市妇幼保健院

创新为民,医疗卫生水平跃上新台阶

抓好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恩平市人民医院妇儿大楼、恩平市珠西中西医结合医院、恩平市妇幼保健院已全面投入使用,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实施县级医院专科特设岗位计划,吸引心内科、胸外科、重症医学科、医学影像、麻醉科和病理科等专科共20多名优秀人才到恩平市工作。开展柔性引进计划和“组团式”紧密型帮扶,使省、江门多名专家下沉到恩平市开展坐诊、带教、授课,主持开展手术近2000台,有效提升了恩平市县级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县域内就诊率不断提高。尖端人才带领学科建设,2021年引进恩平市首位医学博士,为恩平市人民医院妇科建设带来新发展,主持开展手术200多台。目前已引进医学硕士5人。提升医疗硬件建设,恩平市人民医院DSA(介入导管室)投入使用,正式开启“介入时代”,并与国家级心血管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教授团队签约。全面开展智慧医院建设,恩平市三大公立医院智慧医疗信息系统正式上线,为患者提供便捷的预约诊疗、快捷支付、报告查询、信息获取等服务。门诊建卡缴费平均耗时缩短至5分钟以内,门诊患者就医平均等待时间下降至25分钟以内,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就诊时间和流程。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

保障为民,公共卫生安全防控水平实现新跨越

十年间,恩平市公共卫生防控卓有成效。建立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科学快速有效防控新冠肺炎、寨卡病毒病、登革热、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恩平市扎实开展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摸底排查、隔离医学观察、社区防控、发热门诊哨点监测、定点医疗救治,核酸检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组建援鄂医疗队、专业流行病学调查队、核酸采样队支援一线疫情防控等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来源:恩平市融媒体中心(恩平广播电视台)

编辑/吴明霞 供稿/恩平市卫生健康局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