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水乡答卷|践行新发展理念,勾画宜居宜业宜创魅力蓝图

南方+ 记者

从水乡大道驶入望沙路,便进入了河西片区。近3500亩的河西片区是东莞最大的连片“工改工”片区,也是全市首批“头雁计划”更新单元之一。该项目是目前东莞市最大连片“工改工”项目,在未来不仅成为水乡功能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还将促使全市探索盘活低效存量资源、连片“工改工”迈出重要一步。

无

“工改工”探索,只是水乡特色统筹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水乡围绕建设富有水乡特色的高质量统筹发展示范区、创建全市片区统筹发展新样板和高质量发展名片的目标,肩负时代新使命,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持续推进统筹增效。

十年来,东莞水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创新为新动能,以协调为新形态,以绿色为新优势,以开放为新引擎,以共享为目标,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十年征途,水乡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东莞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新引擎,勾画出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宜居宜业宜创的魅力蓝图。

创新拓空间的“水乡样本”

清晨起,数十辆城际列车在东莞西站驶过并停靠,东莞西站是东莞境内重要的轨道交通枢纽站,莞惠城际、穗深城际、佛莞城际、东莞地铁1号线(建设中)四轨将在此交会。自2019年底通车以来,一条振兴发展的快车道从此铺就。

无

高铁的开通,为水乡带来巨大改变,为迎接新一轮的大发展,更好承载新兴产业的“走进来”,2020年,东莞水乡争当探路先锋,率先启动创建连片“工改工”基层改革创新实验区。这不仅是水乡用好自身优势探索后发地区的经验,更是承载了水乡重回东莞第一梯队的决心和机遇。

针对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可借鉴的片区统筹难题,水乡功能区制定了“统一规划、统一收储、统一开发、统一配套、统一供应”的思路,“肉骨搭配”连片整合收储零散土地,统筹安排片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不但为优质产业项目提供了宝贵的连片充足空间,还为公共服务设施等规划价值较低的项目落地提供保障,提升发展承载力、集聚力、竞争力。

无

“样板房后,我们可以实实在在见到以后新屋的样子,现在就更加放心了,安置房设计户型方正,布局上也比较时尚、合理,希望能早日建成、早日入住。”如今,水乡功能区核心单元(东莞西站望牛墩单元)土地整备项目安置房样板房已开放,该村村民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

东莞西站望牛墩单元是水乡功能区中心启动区首期土地整备单元,也是建设水乡新城、打造大湾区轨道枢纽的核心区域。

无

东莞西站望牛墩单元土地整备项目是水乡践行片区土地统筹新模式的生动实践。创新旧村整村搬迁新机制;创新旧厂房征拆补偿新路径;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水乡探索创新“政府主导、连片开发、单元平衡、增值共享”土地统筹模式,结合现状资源禀赋和片区发展格局,统筹推进功能区全域土地收储整备。

如今,水乡的九个核心单元的土地整备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区镇村三级联动宣传动员,与群众达成了高度的发展共识。截至目前,九个单元已统筹土地约9717万亩,其中已收储入库约1590亩。

与此同时,水乡未来产业城河西连片“工改工”改造正热火朝天地进行中,这里是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市连片“工改工”基层改革创新实验首批试点项目、水乡管委会统筹核心单元。未来将建成上百万平方米的高品质工业大厦,引进千家数字经济高新企业,构建产城人融合示范区。

无

为迎接新的发展,洪梅镇正重新构建“国土空间规划-总体及片区规划-专规及控规”的三级城乡规划体系,打造“规划引领发展”的示范模板。同时,大力提档城乡品质,严格管控建筑风貌,高标准推动沿河特色水岸建设,助推产业发展和人才聚拢。

在“工改工”方面,水乡推动首批5个450亩以上连片改造试点项目认定实施,统筹谋划7个300亩以上储备项目,不断加强“三旧”改造的统筹实施,有效盘活存量发展空间,2020年以来累计促进包括土地款收入、房屋建设、生产设备投入等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亿元。

十年间,物流、信息流等快速流动,人才也加速涌入水乡,产创融合、宜居宜业名片进一步擦亮。水乡正迎来动能满满的发展机遇期。

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水乡答卷”

健康产业代表盛元中天的总经理几乎每一次接待来访嘉宾,都会带着大家来到办公大楼面向道滘掌洲岛公园的环璃幕墙边小憩片刻。这时,他会指着外面湖水映天,碧道环河,水草丰美,绿树成荫,时有白鹭飞翔的掌洲岛说:“要问我为什么进驻道滘,这就是答案。”

他说出的就是道滘南丫村破茧成蝶的秘密。这个破,就是破除了原来的污黑河水、荒芜田野;立就是随水赋魂,还河流、还土地、还植被以生态之美。

无

前些年的掌洲岛,村民随意搭建窝棚、养猪、养家禽,随处倾倒建筑材料。当时的掌洲岛,道路泥泞,杂草垃圾遍地,污染严重。

今天的掌洲岛,河水碧道穿插、湖塘成片,风景树沿河堤成排成线,间中点缀几株大榕树,时而飞起落下的白鹭,构成了这里自然生态之美。掌洲河治理入选广东省“美丽河湖”候选案例。

当今的掌洲岛,时常可以看见成群成群展翅飞翔的白鹭,飞过这些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而你置身于大厦里面,不时与白鹭邂逅,其实你已经见证了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融合,见证了城市与乡村的融合。在这个融合中,无论是作为南丫村的居民,还是作为写字楼里面的蓝领白领,都收获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这就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掌洲岛范例”。

无

这一“范例”正是水乡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的生动例子。水乡以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招商引资,逐步实现了以环境招引产业,以产业反哺乡村,产村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之路。

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水乡答卷”具体是什么?十年来,水乡地区立足生态建设,以水乡地区为蓝本,以岭南水乡文化底蕴为亮点,做足“水文章”,答好“生态卷”,谋定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粤港澳大湾区统筹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岭南水乡样本。

无

十年来,水乡以“创新”理念激发转型动能,以建设数字经济和新能源产业基地为契机,集聚更多的创新型企业、突破型项目、引领型产业和高层次人才,带动GDP增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多项发展指标跑出“水乡速度”;“协调”理念和谐区域关系,持续巩固统筹发展新优势;“绿色”理念守牢生态价值,扎实推进“两高一低”企业有序退出,科学开展水环境治理,打造岭南水乡碧道;“开放”理念催生互联互通,交通体系内畅外联,湾区合作全面铺开,强化开放“硬通道”和衔接“软联通”;“共享”理念创造幸福生活,创建幸福示范村居,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村民经济收入。

无

如果说东莞地处“黄金内湾”的核心区域,那水乡则地处“沿海中的沿海”“内湾中的内湾”。面对未来,水乡将在东莞“双万”新赛道上承担起更大的新使命,围绕加快打造“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战略平台,建设城市副中心,建设富有水乡特色的高质量统筹发展示范区等目标任务,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无

【撰文】夏颖燕 张仕婷

【制图】孙沛川

无

编辑 黎晗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