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期天气转凉,火锅类消费开始升温,适逢中山脆肉鲩肥美之时,“鱼+火锅”的组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据盒马方面数据显示,“十一”期间,盒马火锅整体销售同比增长了122%,盒马工坊的火锅半成品同比增长127.6%。在盒马的海鲜系列涮品中,中山脆肉鲩是其口碑最佳的商品之一。今年火锅季,通过盒马全国供应链体系,每天最多将有10万份脆肉鲩鱼片上架全国盒马,中山脆肉鲩正乘着这股“热潮”,快速从广东“游”向全国。
中山脆肉鲩是中山市特产,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原产于中山长江水库,因其肉质结实、清爽、脆口而得名。中山市小榄镇,是我国脆肉鲩的主产区之一。小榄镇水资源丰富,镇内河网纵横交织,年平均温度约22.1℃,年均降雨量1800mm以上,为脆肉鲩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
中山脆肉鲩是在普通草鱼的基础上培育而成的。“首先是养鱼苗,大约用一年时间养成半斤左右的小鱼,再花一年时间养到5斤至7斤重,此时它还是普通的草鱼。在第三年,如果在25℃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喂食蚕豆,鲩鱼的肉质慢慢变得脆起来。”中山当地脆肉鲩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透露,鲩鱼的脆化程度与水体温度、气候有着密切联系,一般在每年的7月至10月投喂发酵后的蚕豆,其余时间段投喂草鱼配合饲料,投喂量根据草鱼的摄食情况和水温变化进行调整。
此外,脆肉鲩的养殖方式,还增加了“瘦身”的环节。在上市之前,会有1—2个月的时间不再喂食,把它们身上多余的脂肪都消耗掉,还能去除土腥味。“一般来说,瘦身后,脆肉鲩会减重15%左右。”该负责人表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研究所相关研究报告显示,脆肉鲩鱼肉中蛋白质质量较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普通鲩鱼相比,脆肉鲩肌肉中基质蛋白、肌原纤维蛋白和胶原蛋白分别高出60.9%、18.7%和36.7%,钙含量提高了17.5%,是名副其实的健康美食,深受消费者欢迎。
中山脆肉鲩为何走俏?中山是全国最大的供港鲜活水产品生产基地,在当地有关部门和相关协会的推动下,脆肉鲩企业深耕加工技术研发,扎实抓好产品质量,脆肉鲩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2021年,中山脆肉鲩生产规模1.63万亩,年产量4.45万吨,总产值约12.5亿元,带动农户7750户。
【记者】陈薇
【通讯员】王周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