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标准逐年提高,2023年度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提高到每人每年350元。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缴费提高是因为随着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的发展,原来的低筹资已无法满足群众对医疗保障的需求,需通过同步提高个人缴费和财政补贴标准,提升群众待遇保障水平,促进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居民医保是怎么来的?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整合了原有的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两项制度,主要针对除职工医保应参保人员以外的全体城乡居民。
2019年底全面整合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两项制度,建立起统一的居民医保制度,整体提高了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
市医保局待遇保障和医药服务管理科科长邝贤旭介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是缴一年保一年,每年统一在9月1日至12月20日集中办理参保缴费。为了方便大家参保缴费,相关部门开通了多种方式,线下可通过镇(街道)公共服务中心的医保窗口、粤智助等办理,线上可使用“粤省事”“粤医保”“粤税通”等手机APP办理。
➤居民医保为什么“涨价”?
“没有工作,但是医保个人缴费却每年都在涨,感觉都要付不起了。”
对此,邝贤旭表示,医保费用上涨有多种原因的。随着经济发展、新药和新医疗技术的使用等原因,医疗成本、医疗费用上涨了,医保的报销费用也在提高,报销范围也不断扩大。
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需合理调增,以支撑参保人医保待遇支出和制度功能长期稳定发挥。
居民医保参保人保障待遇水平不断提高。以前新农合10元保一年的时代里,保障水平是住院一年只能报几百元,门诊不能报销或者只能报十元、二十元,可以说这种保障力度是非常不充分的,不能解决人民的医疗保障需求。但是现在,随着缴费的上涨,医保报销金额可达每年40万元,药品报销范围不断扩大,都给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近年来,国家医保部门做了大量的改革,居民医保的保障待遇越来越好:医保目录里药品越来越多,甚至可以报销很多临床必需、价格昂贵的创新药;糖尿病、高血压费用可以通过医保报销一半以上;门诊保障也逐渐提升,一些特殊病、慢病也可以门诊报销;很多重大疾病的报销比例比原来高很多;起付线降低了,报销比例提高了……这些保障待遇的提高,都需要充实的基金池来支撑,居民医保从2012年支出只有675亿元涨到2021年的9296.37亿元,涨了超过13倍,是完完全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筹资水平提高参保人得到了哪些利好?
邝贤旭解释,城乡居民医保的筹资水平的提高主要用于提高参保人的待遇水平,我市近年来参保人的待遇提升情况分为报销比例稳步提高,待遇保障由住院向门诊延伸和扩展,全面实施大病保险待遇,住院待遇不断提高,医保药品、耗材目录稳定拓展。
目前,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左右,是新农合建立之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35%的2倍。在基层定点医疗机构普通门诊报销比例达到70%,每人每年累计支付限额300元。根据《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定病种管理办法》的要求,我市自2021年8月15日起,门诊特定病种扩增至55个。高血压、糖尿病这“两病”的门诊用药分别可报销每月200元。大病保险覆盖居民医保全部参保人群,参保人无须另行缴费即可享受大病保险待遇。大病保险在基本医保基础上对大病患者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
目前,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稳步拓展,自2017年起每年开展了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目录内药品数量从1535个增加到2860个,用药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医疗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此外,我市先后组织参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6批次、省际联盟药品带量采购4批次,涉及品种数超300种。其中,国家组织的药品集采平均降幅超过50%,降幅最高的药品达98%;组织全市落实冠脉支架、人工关节等高值医用耗材报量采购工作,冠脉支架均价从1.3万元左右降至700元左右,人工关节均价从3万多元降至几千元;积极参与省际联盟集采工作,参加药物球囊、冠脉导引导管导丝、吻合器、人工晶体、骨科耗材等省际联盟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累计节约采购资金超2亿元,有效减轻了相关患者的费用负担。
➤光出钱不看病是不是亏了?
“每年都要给居民医保缴钱,可一次病都没看过,那岂不是很吃亏呢?”
邝贤旭解答,医保的原则是互助共济,参保人都缴费,放到一起汇成基金池,得了病的人就用基金池里的钱报销医疗费用。人难免会生病,多一份保障多一份心安。
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是因为待遇水平和报销范围等都提高、扩大了,其中之一便是待遇保障向门诊延伸和扩展。
城乡居民医保筹资,个人缴费只占一部分,国家的补贴占大部分。连年来,国家也逐年增加对城乡居民医保补贴力度,2021年,财政补助每人每年580元,个人缴费的指导标准每人每年320元;2022年继续提高居民医保筹资标准(保障2023年度),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10元,同步提高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30元,达到每人每年350元。近年来,国家的补贴资金都达到个人缴费的近2倍。
虽然每年个人都缴费几百元,算下来这么多年个人只缴了几千元。如果这几千元没有用来买医保而是存了起来,可根本不够住一次医院的费用。但如果住一次院,获得的报销金额可比自己缴费的多。这钱是从哪来的?都是基金池里的,是所有参保人一起出的。这也就是常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对于由相关部门认定的特殊困难群体也有医疗救助政策,国家会资助参加居民医保,减免需要个人缴纳的参保费用。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琳珍 摄影报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