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大视野
日前,清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殷昭举主持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会议强调,要紧盯全年目标任务,持续在“三块地”改革、深化数字政府建设、简化投资审批、多元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发力,高水平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高水平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不断推动改革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1月至今,清远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了3次会议,对全市各方面改革工作进行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等。在推出改革方案的同时,清远特别关注改革方案的落实情况,不断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大胆创新、率先突破。清远各地坚持因地制宜改革创新破解难题,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形似两本巨大的“书本”,外立面包含金属幕墙、石材幕墙和玻璃幕墙三种形式的清远市图书馆,预计将于今年底竣工交付。清远市城市馆和博物馆等“四馆一中心”建设项目接近尾声,未来将进一步提高清远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紧抓重点项目“牛鼻子”,清远按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通过坚持“工作扭住项目干、要素围着项目转”,清远不断强化资金、用地、用林等要素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蹄疾步稳。
清远市图书馆、科技馆等“四馆一中心”建设接近尾声。曾亮超 摄
殷昭举在主持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时强调,要持续推动广清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安全治理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注重发挥“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基层社会治理模式、“项目大招商+项目要素保障+项目落地协调”齿轮化运作机制、狠抓三项攻坚任务“十大机制”打通工作落实“最后一公里”、市委大督查工作机制等体制机制作用,积极探索总结具有清远特色的改革经验。
今年6月至7月,清远遭受洪水袭击,为全市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压力。面对灾情,清远一手抓防汛救灾,一手抓灾后重建,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要抓住第三季度施工‘黄金期’,紧盯项目建设各个节点,抓对接、促开工、抢进度,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和储备。”8月底,清远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上强调。
两本巨大的“书本”造型的清远市图书馆,预计将于今年底竣工交付。 曾亮超 摄
9月中旬,清远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指出,要发扬“啃硬骨头”精神,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逐一梳理解决存在问题,通过“夜班车”“现场会”等方式,推动重点项目加快落地。
市委“大督查”工作机制成为重点项目建设“助推器”。清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深入项目建设施工一线调研、督查。上半年,清远推动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进度位列全省第一。清远市发改局前期发布的数据显示,清远市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安排项目177个,年度计划投资276.5亿元,1—8月完成投资222.6亿元、完成率80.5%,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今年6月28日,清远10多万名中考生完成了人生中的一场大考。彼时,清远正逢历史记录最强“龙舟水”叠加北江特大洪水。在这个与时间赛跑的节点,这座人口超400万的粤北城市,从党员干部、村“两委”成员、基干民兵,到消防队员、网格员、志愿者,大家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风雨中筑起“红色堤坝”,守卫家园,让考试得以顺利进行。
这一次防汛战役中,清晰和全覆盖的网格让清远在应对时有了一张清晰的作战图。不管是路面塌方还是山体滑坡,突发灾害发生后,各类事项均被纳入网格员排查事项清单中,全市每个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均挂牌公布网格化群测群防员和挂点领导。
今年7月,殷昭举在主持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时指出,要持续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加快完善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体制机制,大力总结推广“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等改革经验,使其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洪等大战大考的前沿阵地发挥更大作用、夯实铜墙铁壁。
近年来,清远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明确提出把综合网格工作纳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重要内容,全面推进“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把党建、综治、信访、城市管理等各类网格整合成一张网,全市将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充分发挥引领和协调作用,加快实现“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目前,清远全市6913个网格星罗棋布,超过1.43万名网格员、13.08万名信息员暖心服务,14.51万部网格手机互通互联,网格员和信息员在全市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社会救助、重大疫情防控等基层治理工作中凝聚新动力,逐步打通基层“神经末梢”。
住民宿、泡温泉、品美食……每到节假日,清远市清新区小华山风景区都会迎来一拨拨慕名而来的游客。而在几年前,景区所在的六甲洞村下迳组却是另一番光景,这里山多田少,难以集约发展产业,村民纷纷外出务工。
转变始于2016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下迳村盘活整合2600平方米宅基地,与社会资本合作经营小华山休闲度假项目,村年集体经济收入由2015年的2万余元增加到2021年的500多万元。2021年6月19日,六甲洞村下迳组股份经济合作社挂牌成立,成为清远市第一批实行股份合作制管理运营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下迳村华丽蝶变背后是清远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自2013年来,清远市先后被确定为全国扶贫改革试验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承担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农村改革试点。
下迳村华丽蝶变。曾亮超 摄
今年10月,殷昭举在主持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时强调,要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再深入,紧盯全年目标任务,持续在“三块地”改革、深化数字政府建设、简化投资审批、多元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发力,高水平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高水平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不断推动改革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近年来,清远坚持问题导向,敢啃“硬骨头”,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农村土地整合整治、涉农资金整合优化等多个方面为全省、全国探索提供了经验借鉴,进一步激发了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为推动全面乡村振兴迈出了坚实步伐。
当前,清远正积极以建设国家级试验区为契机探索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围绕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等10项任务,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已制定出台涉及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条件、农村“三块地”改革、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等方面的政策文件,为试验区建设提供政策指引。
农村“三块地”改革方面,针对长期以来农村土地资源分散细碎导致农村资源难利用、农业规模经营难实现、乡村产业难落地的问题,清远市积极探索改革方向,打好农村土地资源整合、盘活、流动“三张牌”。如积极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全市乡村民宿发展到上千家。
【记者】魏金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