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深圳探索②|科技成果“沿途下蛋” 创新之城“乘风破浪”

南方+ 记者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2012年至2022年,深圳经济总量连续越过2万亿、3万亿大关,城市地位快速攀升。

非凡十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也连续突破2万亿、3万亿大关,“创新之城”越来越成为深圳最显著的标签。

以“创新”为魂,深圳以“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为内核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不断完善,以越来越硬核的创新,在全球经济市场中乘风破浪。

/  南方+ 鲁力 拍摄

9月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在全球科技集群100强排名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三年排名全球第二位,显示出这一区域稳定、活跃的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活动。

就在该报告发布前十多天,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埃菲·杰曼诺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聘任仪式举行,成为近期深圳引才的又一佳话。

报告发布第二天,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医药所高分子药物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深圳理工大学(筹)药学院杰出教授戴安娜·博拉斯基院士获2022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从“孔雀东南飞”到“聚天下英才”,深圳聚力打造人才和创新高地,已有全职院士77位,高层次人才超过2.2万人,海外归国人员19万人,人才总量已达663万人,更多科学成果“深圳造”。

“2012年至2020年,深圳青年科学家流入比例在国内城市排名第一,流出比例则低于5%,在全球20座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最低。”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2021年发布的调查结果指出。

在优沃的创新土壤滋养下,近年来,深圳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数量越来越多,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医院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时刊发于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以深圳先进院为例,该院人才队伍近年增至5000余人,2021年发表论文2000余篇,约为十年前的4倍,其中高水平论文数量则超过当年的10倍。成立16年来,该院累计承担科研经费超140亿元,授权专利超5400件,建立联合实验室超200家,孵化企业超1500家,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除了在深圳本地“筑巢引凤”,深圳企业还在有“凤”的地方“筑巢”,敞开怀抱吸纳世界级人才。如华为强调在全球进行能力布局,把能力布局在人才聚集的地方,围绕人才建团队,在俄罗斯、法国、德国、阿联酋等地设立研究机构,以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9.5万华为员工服务全球30多亿人口。

聚沙成塔,积厚成器。这十年,深圳企业从“跟跑”到“领跑”,深圳高校科研机构从少到多、快速成长,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日渐完善,创新答卷越写越精彩。

位于深圳南山区的大疆创新全球总部基地“天空之城”。

位于深圳南山区的大疆创新全球总部基地“天空之城”。

在深圳光明科学城的“楼上楼下创新综合体”中,入驻企业柏垠生物今年5月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两个月后又登上了“大湾区高成长性企业TOP50”榜单。

柏垠生物由2020年来到深圳的海归博士钟超和大学同学崔俊锋联合创办。钟超的另一个身份是深圳先进院合成所材料合成生物学中心主任,在创业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他带领的科研团队也取得突破,如半人工光合作用领域的研究成果5月发表于《科学》杂志子刊《科学进展》上。

位于深圳光明科学城的“楼上楼下创新综合体” 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

位于深圳光明科学城的“楼上楼下创新综合体” 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

在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学城,从“1”到“10”再到“N”的时间周期将被缩短,一条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转化的创新之路正在越走越宽,吸引越来越多这样的科学家、创业人才来深圳“大展拳脚”。

不少抱着科研成果要上“书架”也要上“货架”想法的科研人员来到深圳,希望通过科研成果来为社会创造价值。“书架”是指在知识上探索、拓展或颠覆,“货架”则是将科研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应用。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2021年也曾提出,华为要寻找“又瘦又胖”的科学家,就像冯·诺依曼那样,既能解决理论问题,又能解决实际问题。“教授就是越教越‘瘦’,杀猪的就越杀越胖。有一类人才介于瘦与胖之间,学术素养非常高,同时又擅长解决工程问题,既能当教授,又能拿手术刀杀猪。”

近几年,深圳逐步迎来工程师红利、科学家红利、创新红利等多种红利的交融,构筑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竞争力壁垒。优秀的创新环境吸引更多“聪明的脑袋”聚集,这些创新人才的聚集,正在成为深圳“未来的竞争力”。

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者像鱼一样游到这个水质、水温适宜的地方,并成为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的人才和产业梯队。

10年间,深圳商事主体总量从不足100万户迅速增长至381.35万户,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作为最具活力的经济主体,截至今年7月底,深圳已有512家上市公司。截至今年9月26日,深圳市南山区上市公司“军团”达到200家,每平方公里就拥有一家上市企业,上市公司密度居全国区(县)第一。

鸾翔凤集,众擎易举。这十年,深圳的科学界与产业界结合得更紧密。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应对大变局,深圳选择了加强“硬核”创新,加大研发投入。

十年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从2012年的3.81%起步,到2021年首次“破5”,达到5.46%,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看似微小的数字变动背后,是大量真金白银的投入。华为近十年研发投入超8450亿元,每年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超过200亿人民币;腾讯三年半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500亿;比亚迪2021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超24%,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加超 31%……

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表示:“华为公司的真正价值在于我们长期在研发上的投资所沉淀和积累起来的研发能力、研发队伍、研发平台,这才是华为公司构建长期、持续竞争力的核心。”

创新让深圳企业尝到了“甜头”,也让深圳企业越来越热衷于创新,即使是在全球经济遭遇高度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依然以加强创新力度应对,研发投入不断增长。

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超过2.1万家。

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超过2.1万家。

在重视创新、舍得投入研发的风气下,土地面积最小的一线城市深圳却创造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最大密度。深圳2021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0家,累计超过2.1万家,稳居全国城市前二。深圳平均每平方公里约有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四大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一。

及锋而试,突破创新。这十年,深圳的创新基因深深烙印在产业升级转型的进程中。

【策划】甘雪明

【统筹】张光岩 曲广宁

【撰文】李嘉耀 马芳

【图片】鲁力

编辑 李定 实习生 翁若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