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的大街小巷、社区广场、场馆剧院,总能看见文艺工作者的身影。近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中山市文联立足文联职能、发挥文艺优势,团结带领全市文艺界,积极组织开展文艺创作、宣讲、演出、展览等,以生动鲜活的文艺实践推动文明创建,以丰富多彩的文艺精品满足群众期待,深入基层,扎根人民,绘制出一幅美丽的文化画卷。
中山网 潘晓佳摄
打造文艺志愿服务品牌
在中山乃至全国的很多地方,提起“我舞我美中国舞”,很多群众、舞蹈爱好者甚至专业的舞蹈工作者都不陌生,这个来源于中山的文艺志愿服务品牌,由市舞蹈家协会主席、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授朱东黎创作。9年时间里,她一共创作了9套舞蹈,且每套舞蹈的反响都十分热烈。其中,1至4套为民族风,融合了新疆舞、蒙古舞、彝族舞和汉族秧歌的舞蹈元素,5至9套为岭南风、戏曲风、现代风、珠江韵和爱党情,每套舞蹈都能让人民群众在快乐起舞的同时,收获幸福感、成就感。
图源:中山市舞蹈家协会
“我舞我美中国舞”只是中山众多文艺志愿服务品牌中的一个代表。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卢曙光介绍,近年来,针对群众个性化需求,全市文艺界持续发力,市音乐家协会打造品牌活动“我和名家有个约会”,市美术家协会、市书法家协会定期开展公益培训班,市曲艺家协会大力推动“曲艺惠民”活动演出……这些活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既展现了文艺工作者的担当和情怀,也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精神需求。
今年,市文联又大力推动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志愿服务活动,发挥文艺团体的专业特长与特点,深入学校、社区、农村等地开展培训类活动、展览类活动、演出类活动共计500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宣传文化氛围。
图源:中山市作家协会
“书香轻骑兵下基层”活动照片。图源:文艺中山
推动文化、文明入脑入心
薪火相传,翰墨飘香。在小榄镇,说起市书法家协会会长骆培华,很多人都十分熟悉。从1995年初次赠春联开始,27年的时间里,骆培华一直身体力行,从事基层文化宣传活动。
“那时我们协会的几个人在小榄菊花会的花市上摆了2个摊位,大家现场挥毫,写了200多对春联免费赠给群众,反响甚佳,也是从那时起,我们每年都会送春联下乡。”骆培华告诉记者,赠春联是最接地气、最易被群众接受和喜爱的活动,但单靠赠春联推广书法还远远不够,对于书法的传承和发展,还是要从孩子抓起。
为此,2007年,骆培华与小榄镇绩西小学联系,邀请校长、老师们带头学书法并传授给学生。而为了能让书法活动更入脑入心,骆培华坚持每年在学校、社区、企业或全镇举办书法比赛,以赛促学。如今,小榄镇所有学校都在开展书法教学,骆培华更是经常邀请知名书法家到协会、学校讲课,对教师进行培训。书法也渐渐成为最受小榄家庭欢迎、最多孩子学习的艺术项目。
书法培训课上,骆培华为学生现场示范写书法。图源:南方+
“书法不仅仅是写字的技巧,更凝聚了千百年的中华文化。”在骆培华看来,精神文明需要传承,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不仅仅只是举办活动,更要将活动与新时代文化需求结合起来,树立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
“就像我们常说的培根铸魂一样,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必须要给予挖掘、弘扬和传承,这也是我们文联工作、志愿服务的重点。”卢曙光表示,中山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作为文艺工作者,更需要深入挖掘中山红色文化和资源富矿,努力用文艺实践再现党的生动故事和光辉成就,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为基层群众提供精神滋养和文化食粮。
“下一步我们也将继续联合各协会,常态化举办文艺活动,真正将文明创建与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文化惠民相结合,传播党的声音,提升文化素养,用文艺为城市发展展风采、聚人气、添活力,把伟人故里的良好形象塑造好、传播开。”卢曙光说。
来源:中山日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