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水再次登上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三江汇流、昆都山、思贤滘、
江根村人文历史等
纷纷展现在人们眼前
“三江汇流,湾区之源”的三水名片
正走向全国
昆都山下,“思贤洪波”胜景令人称奇,西江、北江、绥江三江交汇于此,珠江三角洲肇始于斯,三水由此得名。“龙潜思贤滘,凤栖昆都山”是古人在三江汇流处留下的动人诗句。登昆都山可揽三江汇流之胜景,下山可探五显古庙之灵奇。三江汇流处,大小船只来往穿梭,贵广高铁跨江飞驰,与魁岗文塔、百年火车站、百年邮局、百年海关交相辉映,共同见证了河口古镇的繁荣与辉煌。
三江汇流为何多次吸引央视关注?
让我们解码三江汇流的每一个亮点
“鸳鸯水”奇观
李东 摄
“三江汇流”可谓一大奇观。一般河流的水流方向都是固定的,但“三江汇流”处的流向却不固定,而是根据西北江水位的高低决定:西江涨水,水流从西南流向东北;北江大水,水流则变成了由东北至西南。两江涨水时,江面变得宽阔,浩浩荡荡,蔚为壮观,显现出一边清一边浊的“鸳鸯水”奇观。
思贤滘
方琳 摄
珠江水系和广东省第一、第二大河西江、北江经过千万年的相互沟通,锻造出一条黄金水道,古称沧江,如今被唤作思贤滘。思贤滘对调节两江流量、沟通航道起着重要作用。
据相关考证,思贤滘一带是珠江三角洲之源。千万年来,西、北、绥三江给下游三水思贤滘带来大量泥沙,逐年淤积,所以思贤滘一带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最早形成的地方。
昆都山
李东 摄
昆都山海拔只有62米,虽不奇不峻,却名扬天下。这里是看“三江汇流”最美的地方,登顶远眺,天地之开阔,江流奔涌之壮丽尽收眼底。
佛山新闻网资料图
这里是三水文风最鼎盛的地方之一。明朝礼部尚书何维柏曾在江根村后的昆都山上结庐读书,苦心钻研天下文章、治国之道。昆都山南麓有何维柏读书堂、晒书台等遗址,登临山顶,仍可感受到先贤遗风。
佛山新闻网资料图
这里是自然和人文景观结合得最好的地方。昆都山山顶的思贤阁,以最佳视野,将三江汇流的美景尽收眼底。“思贤阁”三字为何维柏真迹复刻。阁楼底部至今仍留存旧时江根居民所用水塔。水塔旁印刻着明代陈世杰(曾任礼部侍郎)所作诗文,描绘了昆都山一带水秀山明,一派繁忙而又平和的景象。
江根村
江根村位于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西部,西邻北江,北靠思贤滘,江根,意为“江水之根”。江根村是佛山“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重要节点,是三水“西江十里画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资源转化美丽经济的村庄代表。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江根村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尊重历史、突出特色,不搞大拆大建,挖掘千年江根、思贤文脉、凤栖昆都等历史文化底蕴,打造昆都山·思贤滘片区,重现江根贤、勤、廉人文故事。
五显古庙
五显古庙位于昆都山下,始建年份已无法考究,只知道它在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时重建过一次。
李东 摄
改革开放后,五显古庙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按原貌修复。现在,五显古庙是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麦燕文 摄
背枕秀丽的昆都山,面向江水滔滔的思贤滘,与横石岭遥遥相望,江根的这座五显古庙地理位置十分独特。地处三江汇流处,扼守南北交通要道,五显古庙自古便寄托着人们对风调雨顺的美好生活的祈盼。
编辑:欧文恒
审校:胡 海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水韵西南
三水发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