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粤式餐桌上,
开场喝靓汤,
餐后吃糖水,
这习惯已经刻入了广东人的DNA里。
在众多糖水样式中,
姜埋奶可以称得上广东糖水里面的
第一梯队代表选手。
“姜撞奶”应叫“姜埋奶”
姜埋奶,
起源于广州番禺沙湾古镇,
这个拥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小镇河网密布,
自古以来就有养水牛的传统,
水牛奶就是沙湾人做甜品首选的材料。
沙湾古镇
刨、榨、滚、拉、撞,
煮到摄氏70度的沙湾本地水牛奶,
被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姜汁中。
姜的蛋白酶和牛奶中的酪蛋白
在这一瞬间发生化学反应,
只需短短15秒,
就会凝固成一碗甜辣相融的姜埋奶。
盈盈一小碗,透着香气,
一只汤勺轻轻放于奶面,
平稳而不下陷,
简单却不平凡。
既然,
是姜汁与水牛奶的快速“相撞”,
为什么“姜埋奶”不称为“姜撞奶”呢?
因为,在沙湾人的习语中,“埋”是指合并、黏合、包容,有和谐、集聚、团聚的意思。但是“撞”是指碰撞,是摩擦的意思。沙湾人不叫“姜撞奶”,叫“姜埋奶”,体现的是一种和谐的文化。
而相传姜埋奶的起源,也是因为孝顺的媳妇在准备煮姜汁糖水给家婆喝时,不慎将姜汁倒入水牛奶,才意外发现这道形似豆腐的香浓姜埋奶。温良淳朴的沙湾人,把“和”的故事代代相传。
沙湾不止有“姜埋奶”
沙湾本地的水牛奶,
浓度高、奶香味重,
滑度和浓度都和一般的牛奶不一样,
姜埋奶的凝固效果便全依靠于此。
除了姜埋奶,
懂吃的沙湾人
还将水牛奶创造出千百种花样。
牛奶霜
将新鲜的水奶牛加入砂糖,一直煮,煮到牛奶浓稠逐渐凝固。不同状态的奶霜可以做出不同的美食。
☑ 软滑的奶霜被包进糯米做的外皮中,再滚上一圈椰蓉,一份沙湾奶霜水牛奶就大功告成。吃的时候一定要快、准、狠,才不至于漏奶。
☑ 凝固的奶霜可以放在玻璃罐子中保存,老道的沙湾人笑称这是“沙湾巧克力”,拿起一块放入口中,奶香味迸发。若把它化在开水中,便又变成一杯热牛奶。
凤凰炒奶糊
凤凰炒奶糊颜色奶白中带着金黄,吃起来口感顺滑绵柔。不同于双皮奶的固状与姜撞奶的半固状,炒奶糊是偏黏稠的糊状。它吃起来十分的丝滑,丝毫没有蛋腥味。炒制过程中牛奶水分的蒸发,留下的都是牛奶中的精华,因此它是水牛奶制品中奶香醇厚的一款甜品。
牛奶白饼
将炒熟的大米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水牛奶与糖,搓匀置入木刻的白饼模具中,用木槌敲打成米沙饼,放进炭炉中烘干。
牛奶白饼质地较硬,直接咬食比较考验牙力,所以有人喜欢将其敲碎然后含着吃,入口即化,带有浓郁的牛奶香味,甜而不腻,味道在口里持久不消,配合绿茶食用另有一番风味。
“吃货”必到之处——番禺沙湾
沙湾,隶属广州市番禺区,
在这座拥有800年历史的美食古镇里,
隐藏着最传统的粤式小吃,
也分布着别具特色的岭南建筑,
更有着传承了百年的手工技艺。
沙湾小吃为什么这么多?
屈慎宁
广府民俗专家
“沙湾小吃多,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沙湾人有着‘饱暖思文化'的观念,喜欢开展文化活动。另一方面,沙湾百姓在美食上懂得创新创造,比如沙湾奶品的制作,就很有本地特色;牛奶可以被做成很多花样,有姜埋奶、双皮奶,还有奶霜。将牛奶加一点糖,一直煮,煮成霜,吃起来口感就像糕一样,如果挖一勺奶霜,用热水一冲,又会变回牛奶。所以沙湾小吃会特别多样。”
远眺沙湾,青砖灰瓦、镬耳连绵,带着岭南古镇特有的深沉与静谧。然而,深入其中,却是另一番景象——成群的食客,寻寻觅觅,呼朋引伴,吃得不亦乐乎。这,便是今天的沙湾,一个外地“吃货”必到的“网红”打卡点。
直播探秘水牛奶美食
10月12日晚7时30分,
以“沙湾美食 花样牛奶”为主题的
非遗文化直播活动
将带大家探秘沙湾美食,
探索沙湾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技艺
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蕴含的奥秘。
当晚,沙湾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技艺传承人曾惠庄、网络主播婷女子将走进直播间,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姜埋奶、蛋奶糊、牛奶白饼等水牛奶传统小食的制作过程,了解这些美食背后的文化和故事。
届时,
大家可通过扫描直播二维码
或在YY直播平台直接搜索
“沙湾美食 花样牛奶”进入直播间。
另外,在“广州番禺发布”视频号、
新浪微博、抖音直播间均可观看直播。
此次水牛奶美食非遗直播活动是“读懂广州 禺见非遗”2022年番禺区非遗文化直播活动的第二场直播活动。接下来,主办方还将陆续举行不同主题的非遗文化专场直播活动,网络主播、文化名人、非遗传承人等将走进直播间,带大家一起去打卡番禺非遗,让大家通过直播感受番禺非遗文化魅力。
明晚7点半,
和小番一起探寻
沙湾水牛奶传统小吃制作技艺非遗文化,
一起看“滴珠”牛奶
如何在沙湾人手中变出多种花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