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23+N”工作安排,奋力打造“两个定位”新高地,着力构建以合金材料和风电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为阳江市厚植新兴动能、夯实实体经济根基、稳住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凝心聚力,着力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加大攻势、放大优势,一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优质项目相继落户建设、投产达产,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充分发挥产业链完善集聚及区位、港口码头、土地资源等优势,重点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高端项目。受访者供图
推动主导产业集聚发展
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
走进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港口工业园,广青科技、明阳智能、金风科技、东方电气等龙头企业集聚于此,高端合金材料、风机、叶片等产品源源不断地从阳江运往各地……龙头企业带来的强劲动力,两大核心产业的蓬勃发展,是该区聚焦强链补链、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的成果体现。
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以打造千亿级合金材料和风电两大产业集群为目标,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发展成型,集聚形成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
该区在招商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导产业、产业链完善集聚及区位、港口码头、土地资源等优势,重点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高端项目。
“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更能体现出该区的高质量发展——突出招“大”,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选好商、招大商、引强企;突出招“群”,通过“以商招商”的形式,动员龙头企业下游关联企业到阳江“抱团”发展;突出招“特”,在抓好合金材料和风电两大主导产业的同时抓好特色招商,推动高端纸业、食品加工、新能源材料、现代物流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不断提高相关产业的互补性和契合度。如9月19日,广东阳江硬质合金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硬质合金新材料项目在福冈工业园举行奠基开工仪式,总投资5亿元。
抓住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牛鼻子”,该区吸引了一批配套企业和项目,形成协同发展的“雁阵效应”,推动主导产业集聚发展,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形成了“投产一批、在建一批、拟建一批、洽谈一批”的循环发展良好态势。
千方百计抓招商
全力推进项目落地投产
“‘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方百计’抓招商。”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相关负责人总结说,在引进的项目中,一部分是跟进对接3—4年甚至5年时间才促成项目落地。
大金重工就是该区积极引进的大项目。大金重工(阳江)海上风电装备基地副总经理王博介绍,市、区两级政府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协调排除了许多困难,阳江基地一期工程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如今已具备生产条件,二期项目也在抓紧推进。
项目的顺利推动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努力。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招商引资是区党委、管委会的“一号工程”,主要领导多次组织开展项目研判和督查推进,做到重大招商活动亲自参加、重要客商亲自接洽、重大项目亲自推动、重点问题亲自协调解决。
此外,该区还建立了主要领导、班子成员挂点服务制度,积极深入企业现场调研,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推进情况。区主要领导和主要部门还组成区入园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专班,及时收集企业生产经营及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定期召开协调会,面对面与企业沟通,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发展和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于区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帮助企业协调省、市相关部门寻求解决路径。
完善产业生态
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
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通过创新驱动战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完善产业生态体系建设,科研创新能力、行政效率、营商环境等有了很大提升。
明阳智能独立自主研发设计生产的亚洲最长111.5米抗台风型海上风电叶片成功下线,龙马集团成功研发全球最大16兆瓦轮毂,广青金属科技研究院成功研发厚度仅为0.02毫米的“手撕钢”……今年以来,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诞生了多个全球第一、亚洲第一,创新优势凸显。
这些“第一”,来源于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的不懈努力。该区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契机,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引进与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产业高度契合的研发机构,进一步推动创新资源加快汇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聚焦合金材料、海上风电等优势领域,布局建设一批与产业高度契合的特色创新平台。与此同时,该区正在加快推动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核心区建设,建设具备综合办公、研发、会展、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活配套基础设施。
壮大核心产业集群
提升行业主导地位
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作为阳江市新兴产业的集聚地、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今年以来取得了亮眼成绩。7月底,省工信厅调研组到该区开展高端装备特色产业园现场调研,充分肯定了该区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接下来,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将加快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建设,着力打造省级特色产业园区。
与此同时,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抓住“双碳”发展机遇,重点发展光伏玻璃等新能源产业,推动已落户的新能源项目加快建成投产。此外,发挥阳江LNG调峰储气库项目龙头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区绿色能源产业影响力,为实现减碳目标贡献力量。在平岗农场规划的505亩园区综合服务设施已经开工,阳江平岗广垦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共30亿元的广垦海泉城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一线案例
4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13亿元
为发展壮大合金材料和风电产业集群,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8月30日上午,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举办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动工、竣工活动,共集中签约、动工、竣工项目46个,总投资约213亿元。
该区围绕“千亿级、全链条、集聚式”目标,大力引进增加值高、行业领先的强链补链项目,全力打造合金材料和风电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合金材料产业形成从上游不锈钢冶炼到热轧、冷轧、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格局,风电产业已实现从风力开发到装备制造、研发设计、检测认证、运维管理、综合服务的全产业链发展,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全国首个国际风电城。
这批签约、动工、竣工项目主要包括合金材料、海上风电、新材料等行业的产业项目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项目,投资大、效益好、带动力强,对壮大产业集群、积聚发展动能具有重大意义,将进一步提升当地产业能级、完善产业链,为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乃至整个阳江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据了解,该区近期出台了《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新出让用地开发建设预受理实施方案》,实行提前审批,进一步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
“本次引进的项目有三个特点,分别是体量大、质量高、带动强。”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将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推动完善重大项目预审批、并联审批制度,做好企业的“服务员”,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见效。
数读
●8月30日,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举办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动工、竣工活动,共集中签约、动工、竣工项目46个,总投资约213亿元。本次活动共签约项目18个,总投资90亿元,预计年产值358亿元;动工项目13个,总投资75亿元,预计年产值143亿元;竣工项目15个,总投资48亿元,预计年产值156亿元
【全媒体记者】杨世华
【通讯员】敖卓俭 陈子玲 陈白云 利岚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