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的心情好好放个假吧
清华大学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放假回来,你的状态怎么样?排名第一的答案是——累。
每次长假,你是怎么度过的?排名前几位的答案是这样的:补觉、急行军式旅行、刷电影刷电视剧、宅家里玩游戏、胡吃海喝、去KTV等嗨到三更半夜……
这样放肆过长假,既伤身体又无意义,所以每次国庆等长假归来,你都感觉疲倦、空虚、焦虑……
英国作家埃尔伯特有句名言:“没有比刚刚度过假的人更需要假期的了。”
“姿势”不对,越休越累。
那我们该如何休息?如何假期开始后提高我们的幸福感呢?以下3件事,或许就能带给你美好的期盼、与痛苦和解的力量、以及掌握生活节奏的投入。
第一件事
对生活的期待和掌控
问你个问题:
每天早晨起床后,都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打哈欠?伸懒腰?躺在床上玩下手机?
美国沃顿商学院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员发现,早晨的心情,几乎代表了一整天的心情(当然,发生重大意外事件除外)。而且,对于职场人士而言,早晨的心情好坏指数、更是可以预测当天的工作表现!
所以,早晨的时间再忙碌,也要记得花几分钟来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情。具体怎么做?
其实很简单,就是用“AI 法”。A 指的是 Anticipation:期待、预计;I 指的是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内在控制,也就是我们自己对生活中种种事物的掌控。
我们先来讲 A,因为这很好理解,而且在你熟练做到 A 的过程中,你也能逐渐培养起 I 这项技能。
所谓的 “起床后对今天充满期待” 是说:你需要在脑子里(借助纸笔和手机等其他工具也是很棒的选择),把今天可能会经历的事情演练一遍。
我不是让你把人生改装成舞台,咱不用排练;我也不是你的领导,这不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而预演今天的工作内容。
你需要做的是:找到至少一件今天自己期待的事情、会让你开心的事情、会让你一见到就感到很温暖的人。
这份期待可以是很简单的、那些不出意外就肯定会发生的好事:比如,今天已经和谁约好了在你打扫完家中卫生后,就去吃顿好吃的。在你搞定家中的熊孩子后,要追的剧刚好出了最新一集可以看……
但如果没有这些既定的期待,我们更要学会给自己制定一个值得我们去期待的小目标~
这里的要领是:这份期待,不仅仅是会让你开心和兴奋的,更是你有自主控制权的。
久而久之,你会养成一个很好的习惯:你会期待自己能把至少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做好、也会期待完成任务后自己应得的犒赏 —— 这就是通过 A 来养成 I 的最佳途径。
哪怕你假期加班完成的工作领导不看好、努力学习后成绩的提高和自己的付出也未必成正比,但我们也可以通过调整 A(比如 “成功分析出这次出错的 3 个原因,我就奖励自己下楼喝一杯星巴克” “把错题中失分最多的 3 个做出来,晚上就给自己加个鸡腿”),来进一步紧紧把 I 握在手心。
每天早晨起床后给自己一个切实可行、只要愿意伸手、努力去够、就能触及和实现的期待,无论大小,都能带给你过好这一天的力量。
有太多的心理研究表明,期待 anticipation + 这份期待给你带来的对生活的自我掌控感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不仅可以提升幸福感,还能提升自尊、自信等一系列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生命力。[2][3]
有句谁都会用来鼓舞别人和自己的话,叫做:“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这话是没什么毛病,但我认为比这句话更有力量的一种表达是:
“我对明天将会升起的太阳,充满期待。”
第二件事
把不开心的经历写下来
从每天都可能遇到的小小烦心事、到失业失恋失去健康这些较大的人生挫折、甚至再到被人折磨向死而生般的灵魂折磨……
心理学家发现:遇到这一切黑暗之后,用文字书写下来的表达,是找回幸福光明的关键所在。
是不是觉得上面的描述有点像在说书?来看权威的心理研究: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James Pennebaker 是 “书写痛苦” 的领军研究人员。最初他找来 50 位健康的大学生,随机分成两组,每天花 30 分钟左右写作文。其中一组学生需要写 “与痛苦经历相关” 相关的文字,另一组则可以随便写一些浮于表面的内容,比如吃了什么、做了什么、去了哪里,等等。
连着写了 4 天之后,Pennebaker 表示研究暂告一段落。过了六个月,他把这 50 个大学生找回了实验室,评估他们的健康状况。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那组书写自己痛苦经历的学生,过去 6 个月内看医生的频率比另一组学生低很多,而且医学测定他们的细胞免疫系统功能(cellular immune-system function)也比另一组学生厉害。
另外还有,在医院进行的实验发现,那些把自己的痛苦写下来的病人,身体健康恢复程度达 47%,远远高于那些在写作时没有以痛苦为主题的病人的恢复程度(24%)。
现在你看到了:身心健康彼此是联合得如此微妙,从照顾自己的心情开始,你可以收获太多的美好。
无论是生活中再琐碎的不开心、还是大到你感觉无法承受之重,请你找个安静的环境,一张桌子,几张纸,一支笔,把你的所想、所感、都一一写下来。
这不是学校作文,没有套路,也没有好坏,你写出来的文字也不需要给其他任何人看。你只需要记得一点:
GO DEEP,往深层挖掘自己的真实感受。
这件事情给你带来什么感觉?伤心?不行,这个词太笼统。怎么个伤心法?这两天流完了过去两年的泪水?眼泪流进嘴角,你感觉到了苦楚的味道?所以你明白了失去的东西对自己有多重要?…………
坚持,只要写半小时,只要做 4-5 天,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
第三件事
懂得心流的人,才懂得休息
“心流”是心理学家米哈里创立的概念。
当心流发生时,我们会感到:
完全陶醉于正在做的事情当中。
内心感觉无比纯净。
内心会有一种宁静感。
感觉自己超越了日常现实。
超越了时间,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甚至超越了自己,忘记了自身的存在。
如果有心流发生,我们就会获得很大的放松度和满足感。也就是说,我们从休息中获得放松和满足的程度,并不取决于休息时间的长短,而是取决于休息能够产生多少心流。
米哈里说:“按心流发生率高低来划分,休闲可分为两种:被动式休闲和主动式休闲。”
被动式休闲是指不需要消耗什么精力,不需要什么技巧或专注力的活动,如刷手机、聊天、听音乐、看电视等。
主动式休闲是指需要动些脑筋、花些心思、用心投入才能享受到乐趣的活动,如从事个人爱好、运动、读书等。
被动式休闲心流发生率低,主动式休闲心流发生率高。
我们该如何休息呢?答案就是:减少被动式休闲,投入到主动式休闲之中。
写在最后
“节假日本是很快乐阳光的存在,而我却如此灰暗消沉……”
这真的不是你的错!
在这个快节奏生活的时代,谁都会被多方袭来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
放松?休息?别做梦了,出去旅游也累,走亲访友也累,加班工作更累!
“节假日”,也许只是换个方式,继续辛苦的代名词吧。
但是亲爱的,这并不代表你无法掌控你自己的生活,找到你的幸福力。
幸福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选择。
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而你要做的,就是相信:那份选择权,就掌握在你的手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