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深圳探索④|点燃文化“火种”,照亮活力之城

南方+ 记者

“十一”假期,开业不久的深圳OPOWER文化艺术中心游人如织。以废弃的华中电厂为原型,加以设计改造,一个复合文化园区拔地而起。市民在这里可以看戏、表演,也可以结合园区“戏剧广场”“罐花园”及“水之塔”等户外空间,找到合适的文化休闲方式。

以设计为笔,装点城市空间,汇聚八方人才,是深圳独特的文化语言。

设计师石大宇设计了一款弹跳椅,利用竹子的刚性、弹性、韧性和可塑性加上麻绳、棉绳;以传统的捆绑方式以及最精简的结构来实现。来到深业上城室外平台的市民,可以坐在弹跳椅上,双脚蹬地而腾升,寻回记忆中久违的惊奇——这是2021深圳设计周期间,设计与空间、人的互动。

去年,深圳设计周首次走出展览馆,走进都市商圈,10天展期里观展人数已突破40万人次。设计已融入市民生活,创意已深入人心,市民尽情享受创意之美、创意之乐。创意主体的多元化,让这座城市迸发出耀眼的文化新意,城市活力由此生生不息。

新旧建筑之间美妙的物理反应,记录着这座新城的创意史。老啤酒厂变身新锐文艺地,11月下旬,罗湖区粤海城·金啤坊(原金威啤酒厂)将迎来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浮法玻璃厂也能揭开元宇宙奥秘,蛇口价值工厂被打造成了工业遗址数字艺术馆。

在深圳,几乎每走过一个街区,你就能看到一个大师作品。以前海为例,大到公共空间设计、全球贸易中心,小到11座桥梁,大多是在全球吸纳设计方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矶崎新、香港建筑师严迅奇、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朱锫等业界“名人”则早已纳入“智囊团”。

小至墙面粉刷,大到高楼平地起,在这座年轻的城市中,创意设计正积极参与城市空间以及文化等多层面的生态建构。

同时,扎根深圳多年的创意十二月、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等,通过举办一系列亲民、互动性强的活动,提升市民的审美主动性,点燃人们心中的艺术火种,鼓励着每一位市民的创造力。

设计,让生活美好随处可见;而高品质阅读,正成为深圳人舒缓压力的良方。当“设计之都”遇上“阅读之城”,共同揭示出深圳文脉发展的内在逻辑。

通过设计,文学、艺术在深圳各个角落影响着市民。在深圳,不是只有在歌剧院等固定场所才能享受文化的熏陶,城市公园、街角雕塑、主题咖啡馆等随时随地都映入眼帘,带来文化享受,为你打开新视界。

阅读,则通过一个个观念深入人心,塑造着市民与城市的品格。成就了深圳这座城市创新、品质、活力、包容等特质,塑造了“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的精神内核。

深圳是典型的“知识改变命运”的城市,读书成为无数追梦者圆梦的阶梯。深圳的人均购书量连续31年居全国第一,这是40年的城市开拓奋斗史积累出来的,体现阅读对城市的内在驱动作用。

从首届读书月的“实现市民文化权利”到第七届的“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第十七届的“创新之城,读具匠心”,再到2019年的“先读为快,行稳致远”,与时俱进的年度主题推进阅读与城市关系的构建。前两者更跻身“深圳十大观念”,为城市注入强劲的精神动能,为涵养城市文明、激发创新潜能增添新活力。

2011年,在“文化立市”的积淀下,深圳在“文化强市”的征途上扬帆起航。设计之都、关爱之城、国际文化创意中心的称号响亮,文博会、市民文化大讲堂、创意十二月、深圳创意周、外来青工文化节等品牌茁壮成长,“十分钟文化服务圈”让每位市民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文化服务,共享理念深入人心。

众多文化品牌成为深圳迈向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的战略支撑点。从2017年起,深圳每年都推出城市文化菜单,其中超过2/3的活动名称含有“国际”字样。

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深圳国际摄影大赛、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既然历史文化沉淀不如其他城市深厚,深圳就张开双臂迎接海内外所有优秀文化。

以城市品牌活动为平台,加强文化建设,精准定位城市各领域活动与城市特质的衔接,把每一次重大文化品牌活动与深圳的创新、品质、活力、包容等特质相融合,让每一个品牌项目都成为城市特质的展示、宣推、传播平台,久而久之,汇聚呈现城市的立体多元形象。政府、社会、企业和市民一起发力,托举起创新创意之城的瑰丽未来。

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深圳,无疑是全国最年轻和活力的城市。《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深圳10年间常住人口增加约714万人,增速高达68.47%。

城市对人才是否具有更强吸引力,大家用“脚”投票。深圳保持“活力”的秘诀是什么?

除了“设计之都”“钢琴之都”“全球阅读典范城市”称号外,还拥有超260公里海岸线和50%的红色生态线划分,从2018年的“国家森林城市”到2019年上榜《孤独星球》十大最佳旅行城市,不得不说,深圳还是令不少人艳羡的“大美之城”和“舒适之城”。

在深圳,多久能享受一场高水平文体赛事?答案是至少一周一场。数据显示,在“十三五”期间,仅深圳龙岗区承办的各类高水平赛事活动就达260多场次,成为全国高水平文体赛事密度最高的城区之一。

近些年来,NBA中国赛、ICC国际冠军杯、法国超级杯、WTA、ATP等世界顶级体育赛事在深圳轮番上演,詹姆斯、杜兰特、内马尔这些国际顶级运动员也是接连来到深圳,为深圳市民献上高水平的体育比赛。

更为重要的是,深圳也在这些高水平体育比赛的长期沉浸下逐渐形成自身的城市体育文化,这种文化本身也在无形中强化着对深圳这座移民城市的城市认同。

踏着一块长而窄的木板,向前滑行、转弯,偶尔作出“豚跳”动作跃上台阶再落地……在深圳市民广场上,时常能看到很多滑板爱好者的精彩展示。

感受一座城,可以骑行、慢跑,更可以踏着滑板跳跃,在有望打造成为“全球滑板之都”的深圳,来一场“敢拼敢闯”的极限挑战。

感受人文,一条深南大道走完就能来场深圳“穿越”,从南头古镇到中英街,从沙井墟到甘坑小镇,历史与现代完美交融。

感受自然,“深圳十佳健身步道”中:探寻改革开放路的梅林青石路、“文化地标”梧桐烟云路、市民家门口的城市公园香蜜幸福路、山湖步道石岩湖光路……满足你不同户外打卡需求。

在灯塔图书馆驰骋于书海,对大海的爱诉诸笔尖,朗朗、张艺兴等共同发起2022深圳海洋诗歌季;海洋环境保护艺术景象概念展正在龙岗大运书吧展出,用艺术语言倡导环境保护;深圳湾红树林的自然教育公益活动,已经带领数以万计的青少年探索咸淡水交汇处的生物特点。

如今,深圳正在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挖掘再现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海洋文化遗产融入城市建设以及滨海旅游,彰显深圳独特的海洋文化魅力,提升深圳海洋文化在全球的辐射力。

【策划】甘雪明

【统筹】张光岩  曲广宁

【撰文】郭悦

附 往期链接

编辑 李定 实习生 翁若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