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冷空气今晚送达,珠海最低气温将降至21℃

珠海特区教育
+订阅

远方来的风,

送来凉爽阵阵。

秋意渐浓,

记得为孩子及时添衣

↓↓↓

天气要点

据市气象台消息,一股新冷空气正在南下,将于今晚起影响我市,夜间局部将有阵雨,最清凉的时段预计为10—11日的早晚,最低气温将降至21℃。

受冷空气影响,10-13日期间,珠海天气相对干燥,白天晴好云量少,早晚温差较为明显,最高气温将降至30℃以下,体感较为舒适。预计海面阵风较大,10日可达9级;随着冷空气影响渐渐减弱,14日我市最高气温预计再次回到“3”字头。

未来一周天气情况。(图片来源于珠海气象局)

秋季严防这些儿童常见传染病

随着天气转凉,

秋冬季高发传染病

也活跃了起来。

家长们要注意为孩子做好防护,

帮孩子平安度过“多事之秋”。

1.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

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预防建议:

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适当参加运动锻炼,合理膳食和休息,增强体质。

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2. 诺如病毒急性肠胃炎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肠胃炎的病毒,秋冬是诺如病毒的高发期。

主要症状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肠胃炎的病毒,病程一般为2-3天,此病是一种自愈性疾病,恢复后无后遗症。

目前诺如病毒急性肠胃炎没有特效药,以补剂及对症治疗为主,但也不必过于紧张,因为它为自限性疾病,病情轻微,愈后良好,恢复后无后遗症。

预防建议:

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

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喝开水、吃熟食,不食不洁、无证食品

在秋冬季腹泻高发期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多吃新鲜蔬果,多元化饮食;增强锻炼,改善体质。

3.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染力强,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主要症状:

水痘的症状起初类似于感冒如发烧、头痛、喉咙痛等,1至2天后开始出现与皮肤齐平的红色“斑疹”并且会很痒,不久疹子就会稍微突出皮肤形成“丘疹”,很快这些“丘疹”就变成了里面含有液体的透明“疱疹”,3至4天后疱疹变干“结痂”。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往往同时出现,称为“四代同堂”,这是水痘特有的症状。

水痘的疹子一般首先在胸部、肚子和后背出现,然后陆续在面部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得过一次水痘,一般都不会再得。水痘为自限性疾病,约10天左右可自愈。

预防建议: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共用毛巾。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接种水痘疫苗

经医生诊断为水痘的孩子,要在家中休息,暂时不要上学和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以免将疾病传染给其他人,等到全身的疹子都结痂脱落了,才可以去学校和其他公共场所。

4.细菌性结膜炎

细菌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眼病,又称“红眼病”,多发于春季和秋季。儿童患细菌性结膜炎多为流感嗜血杆菌或肺炎链球菌引起,流感嗜血杆菌性结膜炎易在学校和家庭中传播感染。

主要症状:

细菌性结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有眼红,可以看到眼球表面充血发红,看到清晰的血丝,还可能会有异物感、烧灼感、痒、怕光、流泪、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预防建议:

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严禁用脏手揉眼睛

在流行期,公用水龙头、电梯扶手、门把手、电话、用具、玩具等要注意消毒;接触电脑键盘后要洗手,切忌揉眼、搓脸,尤其是使用公共键盘者。

不要与别人共用毛巾或个人卫生用品,用流动水洗脸和手,不接触患者用过的洗脸用具、手帕及治疗使用过的医疗器具。

不要与他人共用眼部药物、眼部化妆品和其他可能接触眼部的药品或用品,不采用集体滴眼药的方式预防眼病。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触摸眼睛前后要彻底洗手,最好不要用手触摸眼睛

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全年均可发病。

主要症状: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易发生集体感染。

预防建议:

目前还没有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做好个人和家庭的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个人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常通风、晒太阳。

特别要注意的是:家长及看护人员在接触儿童、换尿布、处理儿童粪便后要洗手;奶瓶、餐饮具使用前要消毒;玩具要经常消毒,最好每周一次;家长平时还要留心观察孩子的口腔、手、足、臀部和膝盖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6.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年龄为5到15岁,四季均有流行。

主要症状:

主要表现为腮腺肿痛,肿痛具有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状如梨形或马蹄形,边缘不清,有触痛,张口、咀嚼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部分患儿可伴有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表现,部分患儿常伴有并发症。

预防建议:

房间开窗通风很重要。

早期隔离患者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且病程至少达9天后才能上学。接触过腮腺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3周。

给予规范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腮风三联疫苗接种,免疫成功率可达70-90%。

7.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感染由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易侵犯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眼结膜、泌尿道和淋巴结。

主要症状:

腺病毒感染在临床很常见,大多数都是无症状的,有症状的腺病毒感染临床症状及表现各异,大多数以侵袭呼吸道为主。腺病毒血清型分类较多,而且腺病毒的血清型与临床表现相关。

预防建议:

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用流动水洗手)、消毒、物品专用。

对于易感人群注意保护性隔离,做好个人防护,健康管理,避免过度劳累。

8.轮状病毒肠炎

轮状病毒也被叫做“秋季腹泻病毒”,多发于每年10月到次年2月。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

当出现轮状病毒感染时患者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症状。

预防建议:

勤洗手、定期给孩子的日用品消毒、尽量少去人多不卫生的场所,可以大大减少感染的几率。

9.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

主要症状:

以发热、咽痛、咽峡部粘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传染性很强,传播快,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感染3至10岁儿童,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潜伏期3到10天。

预防建议: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要保持孩子的手口卫生家中经常开窗通风,到人群聚集处应注意戴口罩。

秋季传染病高发,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们除了向孩子普及

以上预防方法外,

还应以身作则,

帮助和带动孩子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来源:珠海市气象局、首都教育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