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至,冷空气预计明晚抵粤!养生指南收好啦

广东禁毒
+订阅

袅袅凉风动

凄凄寒露零

今日(10月8日)15时22分

我们迎来“寒露”节气

这是今年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

露珠冷寒而欲凝结

放出微微寒光

“寒露”之名由此得来

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

“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

新一股冷空气

将自北向南影响我国中东部

预计10月9日夜间开始

这股冷空气将给广东带来降温

届时广东全省日平均气温将下降3~5℃

广州、韶关等地下周一的最高气温

将纷纷跌破“3”字头

在古人看来

寒露的标志性物候有三

一候鸿雁来宾

鸿雁白露节气已开始南飞

此时是最后一批

古人称后至者为“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深秋时节,人们难觅飞雀

但见海边很多蛤蜊

其贝壳的纹和色与雀相似

便以为飞雀变蛤蜊

三候菊有黄华

华是花

菊花正应晚秋土旺之时

01

登高

10

08

登高望远是重阳节重要习俗。寒露节气经常在重阳节前后,宜人气候也十分适合登山。因此,登高也渐渐成为寒露的习俗。结伴外出游玩,登高远眺,是保持良好心情的不错选择。

02

秋钓边

10

08

寒露节气到来前后,天气告别炎热,阳光和煦,正是出游好时节。这段时期降温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使得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所以有“秋钓边”之说。

03

赏菊

10

08

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的月份。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它的踪迹。登高山、赏菊花,成了这个节令的雅事。

俗话说:“寒露不露脚”,

是因为寒露过后,昼夜温差变大

晚上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脚

饮食方面

岭南地区的人们应该润肺防燥

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好好呵护肺脏

常用的食材有梨、雪耳、百合

甜杏仁(南杏)、白萝卜、莲藕和马蹄

药食兼用的有麦冬、天冬

北沙参、玉竹和石斛等

01

二冬炖乳鸽

材料:麦冬和天冬各6克,蜜枣一颗,乳鸽一只(两人份量)。

烹调方法:将各食材放入炖盅内,加水500毫升,微火炖90分钟,用盐调味即得。

功效:麦冬和天冬是养阴清热、润燥生津、清心润肺的最佳古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本方还有降血糖、保护免疫器官的功能,对呼呼道有抗炎和袪痰的作用。白鸽肉所含的脂肪量少,易于消化和吸收,对体质虚弱者甚有禆益。

02

白菜干鸭肫煲瘦肉汤

材料:腊鸭肫3~4个,白菜干250克、蜜枣2个、猪瘦肉200克(3~4人量)。

烹调方法: 将白菜干清水浸软、漂洗干净,切段;腊鸭肫洗净,用温水泡半小时,切片;猪瘦肉洗净,切大块。所有食材放入瓦煲内,加清水2000毫升,大火煮沸后以中小火煲1个小时,加适量食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汤中白菜干性味甘平,有润肺燥、清肺胃热的作用;腊鸭肫性平,味甘咸,有养胃生津、消食健脾的作用;猪瘦肉则可滋阴润燥生津;蜜枣除了能使汤味鲜甜,还有生津润肺、调和的作用。合而为汤,可清燥邪、滋阴液、养胃津、润肺燥,对于燥邪伤肺、干咳无痰、喉鼻干燥或肠燥便秘等人群均有一定的食疗价值。

本汤以清润肺燥为主,老少咸宜,是秋季家庭常用汤品。若家中没有腊鸭肫,改用鲜鸭肫也可。

03

参斛气阴双补汤

材料:生晒参3g、干品石斛5g、黄精10g、干淮山10g、杞子2g、去皮鸡150g(1-2人量)。

烹调方法:药食材冲洗备用。鸡去皮及内脏、脂肪,洗净,斩件、飞水。所有药材放入炖盅内,加水9分满,武火炖15分钟改文火炖煮45分钟,加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石斛味甘、微寒,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汤中石斛选干品,相对于鲜品,其滋阴清补的作用更强。黄精不但能养阴还能补气,经过九蒸九晒后的黄精,质润,补气养阴的滋补效果更强,可用于阴虚肺燥、肾阴虚、肺肾阴虚等症见干咳、久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者,脾胃虚而纳差食少者也可以用黄精调补脾胃气阴。

寒露不能忘记补气提气,故汤中不但用了石斛、黄精养阴滋阴,还搭配了淮山和生晒参以加强补气的功效,以期气阴同补、阴阳同调。

淮山跟黄精一样,同为气阴双补的中药材,但与黄精偏于滋阴润燥不同,淮山偏于补气、健益脾胃。生晒参大补元气、益肺补脾、生津养血。众药与温补的鸡肉一起,使本汤具有补气滋阴、肺脾肾同补的作用。但石斛、黄精性粘腻,脾虚湿阻、痰湿壅滞、腹满便溏者不宜;实证者不宜。

寒露已至,温暖犹在

愿你内心充盈着进发的暖意

奔向美好又明亮的远方~

来源:人民日报、广州日报、新华社、食在广东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