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10月8日核酸检测现场,时长共38秒)
罗定10月8日核酸检测现场,时长共38秒
10月的秋意渐浓,没有人会想到,一场输入性疫情袭来,让城市又迎来考验。
10月7日,云浮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消息:10月6日,云浮罗定连州镇在外省来罗人员排查中发现1例新冠肺炎阳性个案。随即,流调溯源、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等处置工作有序开展。
10月8日,罗定对重点区域内人员开展第二轮核酸检测筛查。
在各镇街核酸检测点,入口的志愿者认真引导,耐心地给予指引和帮助;市民牢记1米线要点,队伍前行流畅,各项步骤都有序推进;街道工作人员、大学生、公职部门人员,穿上了红马甲,就是为民服务的守护者;还有民兵、党员、民警默默值守一旁……
每一个人,都是为家园坚守的“主人翁”。据统计,10月8日罗定9个镇(街)开展社会面核酸检测筛查,共采样368599人,结果全部为阴性。每个核酸检测点高效运转的背后,是统筹的优化和罗定市民高度的配合,许许多多的细节,折射出罗定这座城市坚韧勇毅的精神气质。
细节1:
检测点布置规范秩序井然
核酸检测是精准防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强化自我防护的关键。10月8日当日,罗定重点区域第二轮核酸检测筛查全面铺开。
在人民广场,每个入口都有志愿者值守,引导市民扫码;排队过程中,志愿者一遍遍提醒保持距离,做好细节防护,不远处还有民警站岗,紧紧观察着现场秩序。记者在罗城街道人民广场注意到,整个流程大致分为扫场所码—扫粤核酸码—采样,中间排队时间并不长,每列队伍都前行得很快。采样之后,还有志愿者提醒遵照规定路线走出检测点。
除了人力布置到位,现场在设施设置上也比较规范。3列队伍相隔2米远,队伍保持1米远,离检测队伍较远处,是分离开的医疗垃圾暂存处、样品交接处、穿脱防护服区和物资储备区。在排队中,还有志愿者不断提醒,音响反复播放提示录音。
“现在大家都比较主动响应号召,很主动,现场秩序也很好。”廷锴纪念中学检测点的志愿者高先生说。
细节2:
市民的高度配合
不少市民来到各个检测点后,都驾轻就熟完成了扫码—登记—采样,加上有效的引导,往往在1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检测。
“我们每个点都有估算承载的人数,然后安排采样人员和辅助工作人员,这样不造成资源的浪费,检测效率也更高。”有采样点点长告诉记者,“市民都很积极配合,工作都很顺利。”
为何市民都愿意积极配合?一方面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一方面则是检测点给到市民较好的体验感。“整个流程很快的,从扫码到采完也就8分钟左右。”市民张先生说,“绝对积极参与,这也是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
记者注意到,现场排队的市民都规范佩戴好了口罩,很少有人交谈和大声说话。有位带着俩小朋友的市民告诉记者,“大家都不想有疫情的,可是既然出现了,我们还是要积极配合工作,尤其是我们家里拖幼带老的。”
本土疫情处置中的核酸检测对于罗定市民来说,“应检尽检”已经成为共识。
细节3:
多一份的守护给到老年群体
“阿婆,来,看着镜头要认证一下。”
“阿婆,我帮你弄好,你直接进去就可以了。”
对于年轻群体来说,提前准备健康码和采样码并不是难事,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说则可能存在困难。现场不少参与检测的群众都是头发斑白的老年人,这部分老年人群体,有的持身份证,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顺利地完成检测;对于拿着智能机却并不会操作的群体,也有志愿者主动上前帮忙,很快便登记好了信息。
“对于老年群体来说,我们会多一份照顾的,没有手机的,我们会用他们的身份证录入信息,有手机的我们也会帮忙操作。”志愿者高先生说,“现在大家也都比较熟悉流程了,加上愿意配合。”
细节4:
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值得注意的是,各个检测点有很多年轻面孔。他们有的是附近职校的学生,有的是外地读书还未返校的学生,有的是公职部门的青年党员,有的是学校的青年教师……
“我主要负责人引导大家扫码,维持秩序,解答疑问。”提起参与志愿服务的原因,今年大四的叶子同学觉得这是个“很自然”的选择,受到作为公职人员的父母的影响,他在今年2月初就主动成为体育场的志愿者,“爸爸在医院工作,加上我自己作为罗定青年,应该为科学防控出一份力。”
今年4月份,在上海读大学的叶子也积极参与到了校园防疫中,这些先前的经验让叶子深深觉得“所有工作都要人来配合,防控更是要全体市民来配合。”让他觉得高兴的是,这次志愿者人数多了不少,布置完善了很多,而且市民都很积极,现场和谐有序。
“我从小在这里长大,又去了外地读书,明年还要到国外求学。我很牵挂这个城市,罗定其实一直默默地成长、奋进着。”在叶子看来,罗定是个很有立体感的城市,“罗定也许平时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大家真的有拧成了一股绳儿的感觉。”
细节5:
多种力量坚守现场
10月6日,共青团罗定市委现面向全市青年志愿者发出招募公告,消息一经发出,立刻得到热烈响应。“我们主要负责维持秩序,把这个关口守住也蛮有意义的。”在罗定读大专的小陈和小曾在公告发布第一天就主动报名了,他们觉得“这是不需要思考,就自然想做的事情”。
在廷锴纪念中学检测点,不少老师也主动披上了红马甲,来自罗定市审计局的志愿队也派了人员支援。“据我了解,各个机关单位都有抽调人员到各个点做好支持工作。既然来了,我们肯定要把工作做到位。”志愿者高先生说,“基本上参与工作的志愿者都很有经验,例如环保、卫生、清拆、防疫,沟通和配合都很好。”
在现场,耀目的不仅是红色,还有一抹蓝色值得注意。在各个检测点的外围,都有民警和辅警值守,他们身板直立,守望全场。有不少市民驱车来到现场,车辆会不会乱停乱放?电动车、汽车如何保证秩序?这些问题也有值守的交警来负责。
“我们今早4点半就集合了,人员配置、工作安排……协调好这些细节后,6点就到了现场。”在罗定市政广场值守的交警告诉记者,他们主要负责现场外围交通秩序的维护,同时对不文明的交通行为作出规劝,“这两天交通还是很有序的,大家车辆摆放得比较整齐。”
核酸检测更高效运行,得益于统筹的优化,让工作网格化、细化,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具体的点。在现场,可以看到党员志愿者坚守岗位、协调各方,看到“红马甲”积极宣传、耐心引导,感受民警值守现场带来的“安全感”,这些积极的付出得到了罗定市民的积极配合和正向反馈,这样的“双向发力”正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所在。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崔洪铭 杨再佳
【部分图片】冯桂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